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动画电影对民族文化研究,挖掘文化精髓,汲取民族风格的创作理念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动画电影对民族文化研究,挖掘文化精髓,汲取民族风格的创作理念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70911335_121355664

动画电影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更在不同历史时期展现了独特的创作理念和艺术风格。从早期的单线叙事到现代的多元化表达,从强调教育意义到注重艺术创新,中国动画电影在传承民族文化精髓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创作方向。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分析动画电影在民族文化研究中的作用,探讨其如何挖掘文化精髓并汲取民族风格进行创作。

早期动画电影的创作特点

早期的中国动画电影在创作理念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一时期的动画情节较为简单,多以线性叙事为主,讲述一个简单直接的故事,没有太多的情节变化与矛盾冲突。如动画《长在屋里的竹笋》中,两个小主人公为了一只意外长在屋里的竹笋的归属问题发生了争执,最后两人在争辩下将竹笋交给了集体。这样单一的情节设计简单明了地教导了儿童集体主义的重要性,易于儿童观看和理解。在初期的动画创作中,大多数的作品都采用这样的单线叙事,以便直观地展现故事内容。




寓教于乐的思想内涵

早期动画电影在思想内涵上强调寓教于乐,尤其是通过弘扬国家群体正面形象来传递主流价值观。这一时期的作品大都是大力歌颂“人”的大无畏牺牲精神,弘扬人性“淳朴”“奉献”的高尚情操,或者是反映新中国成立之后群众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幸福生活。《芦荡小英雄》《草原英雄小姐妹》等影片都展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弘扬了爱国情怀。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明确提出了动画的教育诉求和创作指向,强调教育性要凌驾于艺术与商业规律。




市场需求的变化与创新

进入21世纪后,随着观众审美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动画电影的创作理念也发生了转变。以《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电影为例,其由盛转衰的背后正是观众与市场选择的改变。只面向儿童的作品无法满足成人观众的口味。正是在认清这些现实转变之后,中国动画人出于商业和艺术上的追求,积极探索创新,才有了后面的发展进步。

新时代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

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价值观正在经历现代转换,传统精神在中国动画百年发展中始终是动画创作的核心。我们一直以来接受的儒释道文化理念也一直潜移默化地融入国产动画电影。如两部均讲述哪吒的影片———《哪吒闹海》和《哪吒之魔童降世》,鲜明地展示了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传统的亲子关系和亲情观念已经发生一定的转变。《哪吒闹海》中,哪吒为救父母与陈塘关百姓而拔剑自刎,与《哪吒之魔童降世》中亲子双方被爱拯救的感人至深的亲情形成了鲜明对比。《哪吒闹海》通过仪式化的拔剑自刎场景和剔肉还母、剔骨还父的悲壮呐喊将这对父子之间伦理关系的冲突推向顶点。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