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沂蒙红嫂:抗战时期的巾帼英雄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沂蒙红嫂:抗战时期的巾帼英雄

引用
人民网
11
来源
1.
http://cpc.people.com.cn/n1/2024/0305/c443712-40188937.html
2.
http://www.81.cn/dy_208579/jdt_208580/16333798.html
3.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275830
4.
http://sd.people.com.cn/n2/2024/0905/c410944-40967122.html
5.
http://sd.people.com.cn/n2/2024/0928/c410944-40993068.html
6.
http://sd.people.com.cn/n2/2024/1004/c410944-40998318.html
7.
https://life.china.com/2025-01/26/content_404987.html
8.
https://www.cac.gov.cn/2024-12/02/c_1734834281555938.htm
9.
http://www.dykj.edu.cn/wlxy/info/1068/1554.htm
10.
https://whly.hebei.gov.cn/c/2024-08-01/577754.html
11.
https://www.zhulaoda.com.cn/hongsaogushi.html

“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去上战场。”这句流传在沂蒙山区的民谣,生动诠释了沂蒙红嫂们在抗战时期的无私奉献。在那片红色热土上,无数沂蒙女性用她们的智慧、勇气和牺牲,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英雄赞歌。

01

沂蒙红嫂:一个称谓的由来

“红嫂”这一称谓,最早源于作家刘知侠的短篇小说《红嫂》。1960年8月,在从莫斯科开往北京的国际列车上,刘知侠与时任中共山东省委副秘书长的李子超交谈时,听到了一个令人动容的故事:1947年秋,时任沂南县委副书记的李子超在慰问华东野战军医院时,遇到一个尚未痊愈就急于出院的战士。原来,在孟良崮战役中,这位战士在沂南青驼寺附近身负重伤,一位大嫂发现他时,他已极度缺水、生命垂危。情急之下,大嫂用自己的乳汁救活了他。这个故事深深打动了刘知侠,成为他创作《红嫂》的灵感来源。

1971年,现代芭蕾舞剧《沂蒙颂》在现代京剧《红嫂》的基础上创作完成,将红嫂的形象搬上了舞台。该剧编导李承祥回忆道:“我是第一批下去的,到了沂南县横河大队,我和舞美、作曲三人一起就住在老乡家里。那时候,很多红嫂式的人物还健在,我们就带个小本子深入到山沟里去采访。山路不通汽车,下去全凭走路。到哪儿都有老乡拉着去采访,创作组仅走访当年救护过解放军伤病员的大娘,就有100多位。”

02

沂蒙红嫂:抗战时期的巾帼英雄

在沂蒙这片红色热土上,涌现出了无数感人至深的红嫂事迹。其中,王换于创办战时托儿所的故事尤为动人。王换于是沂南县马牧池乡东辛庄村人,曾任村妇救会会长。1939年,中共山东分局和八路军第一纵队机关迁驻沂蒙山区,许多领导干部的子女随父母来到这里。为了照顾这些革命后代,王换于在自己家中创办了战时托儿所,先后抚养了40多名革命后代。她不仅悉心照料孩子们的生活,还教他们识字、唱歌,培养他们爱党爱国的情怀。

张淑贞是王换于的儿媳,也是一位杰出的沂蒙红嫂。在抗战期间,她不仅用乳汁喂养革命后代,还积极投身支前工作。有一次,她为了给前线战士筹集军粮,甚至将自家的粮食全部捐出,自己和家人则靠野菜充饥。她的三个儿子也都在她的鼓励下参军报国,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03

沂蒙红嫂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进入新时代,沂蒙红嫂精神仍在继续传承。于爱梅是王换于的孙女,也是新时代的“沂蒙红嫂”。2004年从教师岗位离岗后,她致力于宣讲沂蒙红嫂的故事,传承沂蒙精神。她发起成立沂蒙精神传承促进会,每年组织宣讲员外出宣讲1200余场次,累计行程20多万公里。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沂蒙红嫂的事迹,沂南县建立了沂蒙红嫂纪念馆,馆内展出了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实物,生动再现了沂蒙红嫂们在抗战时期的感人故事。纪念馆自开放以来,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中小学研学旅游实践教育基地,每年吸引数十万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沂蒙红嫂精神不仅体现在革命战争年代,更在和平建设时期焕发出新的生机。近年来,沂南县积极探索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将红色资源转化为发展动力。通过发展红色旅游、推出红色研学项目、拍摄红色影视作品等方式,沂蒙红嫂精神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传承。

沂蒙红嫂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体现了中国女性在国家危难时刻的担当与奉献。这种精神跨越时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正如陈毅元帅所说:“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