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未成年主播现象引热议:如何保护未成年人远离直播风险?
抖音未成年主播现象引热议:如何保护未成年人远离直播风险?
“2023年全年无休,直播时长1800个小时,一年视频更新近300条。”这是抖音美食主播@紫贝儿official的直播记录。然而,今年2月28日,她突然收到一条“直播间未成年消费退款通知”,得知自己要退还近11万元的打赏。据网友统计,这一天,收到同一名未成年用户退款通知的抖音主播至少还有34位,该用户的消费总额超过50万元。
这一事件不仅让主播们感到无奈,更引发了社会对未成年人直播现象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抖音等短视频直播平台的迅猛发展,未成年人参与直播的现象日益增多,背后隐藏着诸多社会问题。
未成年人直播现象频发
尽管各大直播平台都禁止未成年人开通直播权限,但仍有未成年人通过各种方式避开监管。例如,9岁的小李在未能通过平台实名认证后,借助妈妈的实名认证进行了自己的第一场直播。10岁的小米则在寒假期间直播聊天和玩抽抽乐,每次直播时长约1小时,目前社交平台粉丝数近1200人。
这些案例并非个例。据澎湃新闻报道,上海市宝山区检察院近期办理的一起案件中,某网络直播平台的女主播竟然是一名16岁的未成年人。而该主播的账号是其所属公司在没有取得其监护人同意的情况下,用成年人身份为其注册的。
未成年人直播带来的社会问题
未成年人参与直播带来的问题不容忽视。首先,直播过程充满了诸多不可预测和不可控的因素,包括语言行为以及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考虑到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这可能对其价值观、行为习惯以及经济安全造成潜在损害。
其次,未成年人直播还存在财产损失、隐私暴露、人身侵害等风险。例如,有些未成年人为了获取打赏,不惜泄露个人隐私,甚至进行不当行为,这无疑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法律法规和平台监管措施
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国家有关部门近年来不断加强对网络直播的监管与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网络直播服务提供者不得为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直播发布者账号注册服务;为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直播发布者账号注册服务时,应当对其身份信息进行认证,并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
抖音等平台也采取了相应措施。例如,抖音要求所有用户在开播认证环节进行实名认证,并明确未成年人不能开播、不能和成年人一起同时出镜直播。对于未成年人使用成年人账号开播的情况,平台在发现后将永久收回其直播权限。
如何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
尽管有法律法规和平台监管,但未成年人直播现象仍未完全杜绝。这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平台共同努力。
家长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监管,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避免过早接触网络直播等成人化内容。学校也应开展相关教育活动,提高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和自我保护意识。
平台则需要进一步完善技术手段,加强实名认证和内容审核,及时发现和处理违规行为。同时,平台还应建立更有效的举报机制,鼓励用户参与监管。
结语
未成年人直播现象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我们呼吁全社会关注这一问题,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让他们能够茁壮成长,远离网络直播带来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