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国家网信办联手南都研究中心:净化未成年直播环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国家网信办联手南都研究中心:净化未成年直播环境

引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10
来源
1.
https://qspfw.moe.gov.cn/html/blog/20240712/21916.html
2.
https://www.cac.gov.cn/2024-07/13/c_1722551300716785.htm
3.
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409301005798.html
4.
https://www.chinanews.com.cn/sh/2024/05-22/10221022.shtml
5.
https://www.lingbao.gov.cn/21799/616972608/1884925.html
6.
https://www.cac.gov.cn/2024-07/31/c_1724107668689755.htm
7.
https://www.cac.gov.cn/2024-10/09/c_1730163316422064.htm
8.
https://www.spp.gov.cn/spp/zdgz/202403/t20240304_647113.shtml
9.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93893
10.
http://www.hbwmw.gov.cn/c/2024/10/60617.shtml

2024年7月,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重点整治短视频、直播平台等6个环节的突出问题。这一行动的启动,凸显了当前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面临的严峻挑战。

家庭网络素养教育亟待加强

南都数字经济治理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未成年人暑期上网行为调查报告(2024)》揭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近四成未成年人会使用家长账号绕开实名认证,其中71%的受访者称使用他人信息已获授权,另有近三成的孩子则是在亲属不知情的情况下冒用他人信息。这一数据反映出实名认证制度在落实过程中存在明显漏洞。

更令人担忧的是,17%左右的家长对孩子的上网行为不闻不问,既不监管时长也不过问网络消费。这种放任态度无疑增加了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的风险。专家指出,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健康使用互联网的第一道防线,家长的网络素养直接影响孩子的网络行为。然而,从调研数据来看,许多家长在这方面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

未成年人直播环境隐患重重

尽管各大直播平台都禁止未成年人开通直播权限,但仍有未成年人通过借用家长身份认证等方式绕过监管。例如,广东一位9岁女孩小李在母亲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网友提供的方法成功开通直播,目前已完成9场游戏相关内容的直播。另一位10岁的小主播小米则没那么“幸运”,她的直播间因被系统检测出存在未成年人直播违规行为而被关停12小时。

相较于直播,短视频形式目前成为不少未成年人及其父母运营账号的首选。一些家长甚至将此作为商业运营的手段,通过记录孩子日常生活或制作儿童营养餐等内容吸引粉丝。然而,这种做法也引发了诸多争议。专家指出,虽然短视频没有一律限制未成年人出镜,但对其出镜所表现的内容进行了严格规范,以确保不会出现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内容。

共筑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防线

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条例明确要求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个人信息处理者等主体履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义务,同时强调学校、家庭应当教育引导未成年人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

要真正落实这些要求,需要多方协同发力。平台方应持续升级完善动态实名认证技术,加强对未成年人模式的优化;学校应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日常教学内容;家长则需要提升自身网络素养,加强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正向引导。

此外,社会各方还应积极构建网络素养课堂,持续加强平台网络风险治理,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只有形成政府、学校、平台、家庭多方联动的保护体系,才能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更加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