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盘锦大洼:现代农业产业园引领乡村振兴新步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盘锦大洼:现代农业产业园引领乡村振兴新步伐

引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7
来源
1.
http://www.moa.gov.cn/ztzl/2024qcz/202409/t20240904_6461891.htm
2.
https://tjj.panjin.gov.cn/2024_12/27_10/content-502051.html
3.
https://www.panjin.gov.cn/html/1783/
4.
http://www.news.cn/local/20240820/b92367bc6c5c41aea201aaa62ddb610d/c.html
5.
https://www.panjin.gov.cn/html/1910/2025-01-13/content-143568.html
6.
https://www.ln.gov.cn/web/ywdt/qsgd/ass_2_1/2025012708545355701/index.shtml
7.
https://epaper.cnwomen.com.cn/html/2024-10/10/nw.D110000zgfnb_20241010_1-6.htm

在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一场深刻的农业革命正在上演。这里曾是盐碱滩涂,如今却成为“鱼米之乡”,稻田养蟹、智慧农业、生态修复等创新实践,让这片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01

“稻蟹共生”:一水多养的生态智慧

走进大洼区的稻田,你会看到一个独特的景观:一块块水田外露着白色塑料围挡,围挡内,河蟹与水稻和谐共生。这种“稻蟹共生”模式,不仅实现了“一水多养、一地双收”,更是一种生态循环农业的典范。

“稻田养蟹很少使用农药化肥,河蟹以水中的害虫幼体和杂草为食,其粪便及残饵又成了水稻的有机肥料。”盘锦市现代化农业发展中心主任武强介绍,目前盘锦市“稻蟹共生”农田面积已达到93万亩,品质优良的盘锦大米和盘锦河蟹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享誉全国。

02

智慧农业:科技赋能现代农业

在大洼区的现代农业园区,科技的力量随处可见。鑫叶农业科技公司建有北方Ⅱ型、Ⅲ型日光温室4.3万平方米,智能温室1.5万平方米,年生产各类种苗5000万株。锦辉农业公司则专注盘锦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着力开发优质盘锦大米、盘锦河蟹、盘锦碱地柿子等3大业务板块。

智慧农业让农民足不出户就能掌控田间地头的情况。在北大荒集团赵光农场有限公司的科技服务中心,技术员郝思文坐在大屏幕前查看田间实况影像。他轻点鼠标,农田作物长势、病虫害等全部信息便生成在一张图上。

03

生态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盘锦市因油而兴,也因“湿”而美。拥有2165平方公里自然湿地,300余种珍稀鸟类栖息繁衍,人与自然在这里和谐共生。但曾有一段时间,这片湿地经历过“失地”的风险。

2015年起,盘锦市打响生态恢复发令枪,工作组逐一落实补偿转产、异地置换方案,到2020年实现辽河口湿地598个围海养殖户全部退出,恢复湿地8.59万亩、自然岸线15.77公里,造就了全国最大的“退养还湿”单体工程。

04

乡村振兴:农民增收与生态宜居并重

在大洼区田家街道大堡子村,房屋整齐划一,自动取款机、5G移动网络、卫生所、文化站、公交、清洁能源入户一应俱全。村民沈广英自豪地说:“这几年我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幸福指数蹭蹭往上涨,现在拿城里房子跟我们换我们都不换!”

盘锦市把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贯穿城乡管理、发展全过程,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环境面貌共同改善、文明素质共同提高、生活品质共同提升。全域客运公交一体化实现城乡全覆盖,成功入选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建成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险制度和社会救助模式。

05

文化传承:留住乡愁与创新并举

在大洼区的稻作人家民俗村,每间民宿都是一座“轻博物馆”,将“辽河口文化”注入民宿建设之中。民俗村整体的装修理念是“外在古朴、内饰奢华”,同时,为游客提供了设施齐备的自助厨房,可以在这里体验自助烹饪的乐趣,也可在这里体验朝鲜族的礼仪、美食、舞蹈等,及传统的草编文创和农耕稻作文化。

平安村是远近闻名的朝鲜族村落,村民全部为朝鲜族,具有悠久而优美的民族文化艺术传统,村民能歌善舞。平安村生态环境优美,农业产业兴旺,民俗特色鲜明,被誉为盘锦市美丽乡村建设“第一村”。

06

未来展望:从“追赶者”到“领跑者”

从昔日的“南大荒”到如今的“鱼米之乡”,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从粗放开发到生态优先,盘锦大洼区正在以创新引领乡村振兴,以科技驱动农业现代化,以生态理念守护绿水青山,以文化传承留住美丽乡愁。

这片土地上,正在上演着一个传统农业大区向现代农业强区转变的精彩故事,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大洼模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