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GDP突破1.45万亿元:工业引领创新赋能 开启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郑州GDP突破1.45万亿元:工业引领创新赋能 开启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2024年,郑州市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经济答卷: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45万亿元,达到14532.1亿元,同比增长5.7%。这一成就背后,是郑州在工业升级、科技创新、对外开放等领域的协同发力。
工业经济:中流砥柱作用凸显
工业是郑州经济增长的主引擎。202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其中制造业表现尤为亮眼,增加值同比增长11.0%,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贡献率达92.8%。
主导产业快速增长,六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其中,汽车及装备制造业表现最为抢眼,同比增长28.2%。新能源汽车产业更是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62.6万辆,同比增长112.9%,带动汽车产量首次突破110万辆,跻身全国前十。
电子信息产业同样表现不俗,增加值同比增长9.2%。超聚变公司全年营收突破400亿元,国产化服务器市场份额跃居全国第一。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郑州在高新技术产业上的持续布局。2024年,规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同比增长13.7%,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10.4%,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比增长10.1%。
科技创新:新动能加速培育
科技创新是郑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中原科技城在全国348个科技城(含科学城)综合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最新排位中跃升至第15位。全市重组或新建全国重点实验室7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达14家,新增省实验室6家,在郑省实验室达18家。
人才引进方面,郑州持续发力。2024年引进院士及顶尖人才15人,总数达96人,吸引来郑留郑大学生27.5万人、3年累计超70万人,人才总量突破300万人。这些创新资源的集聚,为郑州的长远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开放发展:航空港实验区引领作用突出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作为河南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75.6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居全省第一。进出口值完成4094.42亿元,占全省的半壁江山。
航空港实验区的枢纽能级持续提升。郑州机场完成货运量82.5万吨,创历史新高。国际陆港核心区西作业区建成投用,专用铁路实现通车,郑州航空港站至重庆北站、青岛北站的高铁快运相继开通。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完成1.66亿单,货值258.8亿元,同比增长55.8%。
未来展望:营商环境优化助力高质量发展
站上1.45万亿元新起点,郑州如何再进阶?关键在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落地。
2024年,郑州新增各类经营主体12.75万户,总数突破210万户。春节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郑州市委市政府召开的“新春第一会”再次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协同发力,着力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落地。
从数据看,郑州经济正呈现良好发展态势。2025年春节期间,郑州全社会用电量为9.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6%,工业企业用电量同比增长9.1%。越达工业机器人订单生产排到明年;中铁装备盾构机“出海”忙;中欧班列(郑州)新的一年已开行超300班,同比增长300%以上……
岁首早谋耕,人勤地生宝。从这个新春开始,郑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奔赴新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