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眼日:亲子户外活动,共筑孩子明亮未来
全国爱眼日:亲子户外活动,共筑孩子明亮未来
在刚刚过去的全国爱眼日,我们再次聚焦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1.9%,虽然较2021年下降了0.7个百分点,但这一比例仍然居高不下。其中,小学生近视率为36.7%,初中生为71.4%,高中生更是高达81.2%。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如何有效预防近视成为每位家长必须面对的课题。
科学研究表明,户外活动是预防近视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户外活动时间与屈光度数和眼轴长度呈显著相关。户外光照强度远高于室内,能刺激视网膜释放多巴胺,从而抑制眼轴增长,延缓近视发展。专家建议,中小学生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应不少于2小时,每周累计不少于14小时。
那么,如何让户外活动既科学又有趣呢?这需要家长的智慧和陪伴。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适合的户外活动也不同。
对于0-1岁的婴儿,可以在家长看护下进行翻身、爬行、抓握等身体活动,每天分次完成累计至少30分钟的俯卧活动。1-3岁的幼儿则可以进行扔球、捡球等游戏,每天进行至少180分钟的身体活动,其中大运动锻炼时间不少于60分钟。4岁以上的孩子,可以尝试慢跑、快走、跳绳、打篮球等运动,这些活动不仅能促进骨骼健康生长,还能锻炼眼部肌肉,改善视力。
值得注意的是,户外活动的关键在于“户外”。即使在阴天,户外的光照强度也远比室内大得多,因此阴天户外活动对近视防控也有一定效果。但是,傍晚或夜晚的光照度较低(约50-500Lux),属于无效户外时间。专家建议,户外活动应选择光照强度在1万Lux以上的时段,如晴天阴凉处或一般阴天。
除了户外活动,科学用眼习惯也非常重要。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保持正确的阅读姿势,确保充足的照明,避免躺着或在移动的车辆中阅读。同时,要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小学生每天不少于10小时,初中生不少于9小时,高中生不少于8小时。均衡饮食也很重要,要多吃富含维生素A、D、E以及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绿叶蔬菜、鱼类、坚果等。
在温州,有一支小学生登山队,自成立以来已成功登顶21000多次,培养了3600多名勇气登山队员。在广州、深圳和香港,山野徒步活动也深受家长和孩子的欢迎。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孩子的体能,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野外生存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在大自然中找到了快乐,远离了电子屏幕的诱惑。
家长朋友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每天带孩子走出家门,享受阳光沐浴,在亲子互动中共同守护他们的眼睛健康,为孩子的光明未来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