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英与沂蒙红嫂:用乳汁救活八路军小战士的感人故事
明德英与沂蒙红嫂:用乳汁救活八路军小战士的感人故事
1941年冬,沂南县马牧池村的河岸边,一位身负重伤的八路军小战士在风雪中艰难地寻找着生的希望。他闯入了一户破旧的茅草屋,却因失血过多而昏厥过去。就在这危急时刻,一位普通的沂蒙妇女做出了一个伟大的决定——她解开衣襟,用自己宝贵的乳汁救活了这位素不相识的小战士。这位妇女就是被后人尊称为“沂蒙红嫂”的明德英。
明德英出生于1911年,家境贫寒,2岁时因病致哑。20岁时,她嫁给了同样贫困的李开田,两人住在墓地旁的一间茅草屋里。1941年冬,日伪军对山东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一位八路军小战士在突围时身负重伤,躲进了明德英的茅草屋。明德英毫不犹豫地用乳汁救活了小战士,并用家里仅有的两只鸡炖汤喂养他,直到他康复归队。后来,又有一次,13岁的八路军看护员庄新民在转移中受伤被日军抓住,明德英的丈夫李开田为保护他假扮其父亲。一个月后,庄新民的伤势加重,李开田冒着生命危险将他背回家。明德英勇敢地照顾庄新民,为躲避搜查,把他辗转在茅草屋、墓地、树林、岸边躲藏。为了让他的伤快速康复,还每天用奶水喂他。
明德英的事迹传开后,原国防部长得知此事,亲自为她题词:“蒙山高,沂水长,好红嫂,永难忘”。1915年4月,84岁的明德英因病去世,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人士前来向这位可歌可泣的老红嫂作最后的道别。她的去世,举国上下都为她默哀悲恸。很多曾当过红军、曾受助于明德英老人的战士们纷纷前来参加葬礼。
在沂蒙山区,像明德英这样的红嫂还有很多。她们有的用乳汁喂养伤员,有的为部队送情报、送粮食,有的为掩护革命战士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其中,“疯妈妈”的故事同样感人至深。解放战争中,她的丈夫牺牲后,她又将唯一的儿子送去抗美援朝,也牺牲了。从此,她经常到部队驻地寻找儿子,被人们称为“疯妈妈”。还有“沂蒙六姐妹”,她们不分昼夜为部队做军鞋、缝军衣、烙煎饼、护理伤员,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沂蒙红嫂们的事迹,展现了沂蒙女性在战争年代的无私奉献精神。她们用生命和热血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妇女能顶半边天”。在那个物资匮乏、战火纷飞的年代,她们用自己的方式支持着革命事业,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天,当我们再次回顾这段历史,不仅是为了缅怀先烈,更是为了传承和弘扬沂蒙精神,让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新时代继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