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德纳速度”背后:上海营商环境优化的创新实践
“莫德纳速度”背后:上海营商环境优化的创新实践
2024年7月签约,10月就正式开工,全球生物制药巨头莫德纳公司仅用3个月时间就在上海莘庄工业区落地生根。这个被称作“莫德纳速度”的案例,不仅展示了上海吸引外资的效率,更成为了这座城市营商环境优化的生动注脚。
“莫德纳速度”背后的营商环境优化
“莫德纳速度”并非偶然,而是上海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必然结果。自2018年以来,上海已连续8年在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并每年更新发布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从最初的1.0版到最新的8.0版,上海累计实施了1101项任务举措,营商环境显著改善。
2024年2月发布的7.0版行动方案,首次将“提升企业感受”作为核心目标。方案聚焦企业实际需求,通过精简审批流程、优化政务服务、强化政策落实等措施,让企业真正感受到政策红利。而2025年2月发布的8.0版行动方案,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理念,明确提出要消除政策与企业感受之间的“温差”,让惠企政策更加可感可及。
政策创新:吸引外资的“上海方案”
为了吸引更多像莫德纳这样的优质企业,上海不断创新外资引进政策。2024年6月,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和上海市财政局联合发布《2024年度国家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吸引外资)实施细则》,从多个维度支持外资企业发展。
政策重点支持三个方面:一是拓宽外资招商渠道,通过优化外商投资促进服务平台,吸引全球合作伙伴;二是提升公共服务能级,提供政策咨询、投资指引等全方位服务;三是高标准建设区域开放平台,支持中西部地区投资促进和项目对接。
具体措施包括:对引进满足条件的产业类项目或功能性平台给予资金支持;开展外商投资政策措施咨询和服务;编制外商投资环境白皮书;举办海外投资促进活动等。这些政策的实施,为外资企业在沪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区域协同:闵行区的创新实践
在全市营商环境优化的大背景下,各区也积极创新招商模式。以闵行区为例,该区通过“展会+招商”的新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I-RNA第四届核酸药物产业深度聚焦峰会上,莘庄工业区招商引资部团队精准对接25家目标企业,成功吸引多家企业表达合作意向。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招商效率,更有助于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
同时,闵行区还通过优化审批流程,实现“拿地即开工”。例如,赛意信息华东研发总部项目从土地摘牌到取得桩基施工许可证仅用24小时,展现了令人惊叹的“闵行速度”。
未来展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面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激烈的城市竞争,上海正以更大决心推进营商环境优化。8.0版行动方案提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如推行“涉企行政检查码”减少对企业干扰、实施“无感监测”和“无事不扰”机制、建立反向评价体系提升基层服务效能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上海的国际竞争力,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户。正如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所说:“优化营商环境是关系全市发展的大事,各方面要齐心协力、群策群力,形成共抓共建的工作合力。”
从“莫德纳速度”到“闵行速度”,上海正在用实际行动诠释什么是国际一流营商环境。随着更多创新政策的落地实施,这座城市必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全球企业,共同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