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肾脏日:专家推荐三种自检方法,教你轻松检查肾健康
世界肾脏日:专家推荐三种自检方法,教你轻松检查肾健康
3月11日是第16个世界肾脏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人享有肾脏健康——促进医疗平等,优化用药实践”。据统计,全球慢性肾脏病(CKD)患病人数已超过8.5亿,是全球第八大死亡原因。更令人担忧的是,如果不加以重视,预计到2040年,慢性肾脏病将上升为影响人类寿命的第五位原因。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专家提醒,我国慢性肾脏病存在“患病率高、知晓率低”的特点。很多人在疾病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等到发现时已经发展到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学会自我检测,及时发现肾脏问题的蛛丝马迹至关重要。
广东省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梁馨苓教授建议,普通人可以通过以下三种简单实用的方法进行肾健康自检:
早上起床照镜子
早上起床后,仔细观察自己的眼睛和气色。如果发现眼睑出现持续性水肿,即医学上所说的“眼睑水肿”,要引起重视。这种水肿与睡前饮水过多、枕头过低或饮食过咸等因素有关,但如果持续几天不消退,可能是肾脏问题的信号。
此外,观察气色也很重要。如果发现面色暗黄、苍白或灰暗,这些都可能与肾功能不佳有关。肾脏功能不好会影响造血功能,导致贫血,从而影响肤色。
观察晨尿
晨尿是检查肾脏健康的重要指标。梁教授建议,每天早上排尿时,都要仔细观察尿液的状况:
- 尿液中是否有持续不消散的小泡泡?如果发现,可能是蛋白尿的迹象,需要及时就医检查。
- 尿液的颜色是否正常?晨尿因一夜未饮水而浓缩,颜色可能较深,但随后的尿液应呈淡黄色。如果尿液颜色持续呈红茶色、肉水色或乳白色,都是异常信号。
- 尿液中是否有明显沉渣或絮状物?这些都可能是肾脏问题的表现。
晚上睡觉前检查双下肢
晚上睡觉前,用手按压双下肢,检查是否有肿胀或凹陷。肾脏功能下降会导致水钠潴留,引起下肢水肿。如果按压后凹陷几秒内未恢复,这可能是肾脏问题的表现。
除了上述自检方法,定期进行专业肾功能检查也非常重要。专家建议,成年人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尿常规检查,每两年进行一次肾功能抽血检查和肾脏彩超检查。
- 尿常规:主要检查尿中是否有蛋白尿、血尿、白细胞、红细胞或各种管型,是排除肾功能损伤的基础检查。
- 抽血检查:包括肾功能三项或四项,可以全面评估肾功能状态。
- 肾脏彩超:可以检查肾脏大小、形态,发现肾结石、肾积水、肾脏肿瘤等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肾脏疾病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很容易被忽视。梁教授特别提醒,肾脏疾病在I期、Ⅱ期、Ⅲ期基本上是没有任何明显症状的,但部分慢性肾病如新月体肾炎等进展非常快,可能三四个月就发展到肾衰竭。因此,定期检查和及时就医非常重要。
专家还指出,以下不良生活习惯会增加肾脏负担,需要特别注意:
- 不爱喝水,经常憋尿
- 经常熬夜、吸烟
- 长期高蛋白饮食
- 常吃剩菜
- 喜欢喝浓茶
- 自行服药或听信偏方
- 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控制不佳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承担着排除废物和维持体内平衡的职能。通过简单的自检方法和定期的专业检查,我们可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保护肾脏健康。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关注肾健康,预防肾疾病,为自己的健康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