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山生态文学周:以文学之笔,绘生态之美
五指山生态文学周:以文学之笔,绘生态之美
2024年8月,一场以“生态文学”为主题的盛会在中国“海南屋脊”五指山市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生态环境部宣教司联合中国作家协会社联部等单位共同主办,吸引了近2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作家、学者参与,共同探讨生态文学的发展之路。
活动背景:选择五指山的意义
五指山位于海南岛中部,是海南省的最高峰,海拔1867.1米,素有“海南屋脊”之称。这里属于典型的山地地区,以中山陡坡火山地貌为主,山体主要由花岗岩构成,经长期侵蚀形成锯齿状山峰,形似五指,因此得名。五指山不仅是海南的地理标志,更是一座集自然奇观与文化遗产于一体的宝库。
五指山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存最完好的地区之一。这里栖息着大量野生动物,其中许多为海南特有种,被誉为天然的生物基因库。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生态文学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和素材。
活动内容:共话生态文学发展
在启动仪式上,主办方发布了“2023年度生态文学推荐书目”,《白洋淀上》等10部作品入选。同时,《大地文心——第六届生态文学征文优秀作品集》也正式发布,展现了近年来生态文学创作的丰硕成果。
活动期间,近200名作家、学者通过主题演讲、圆桌论坛、实地采风等形式,深入探讨生态文学的发展方向。生态环境部宣教司司长、新闻发言人裴晓菲,中国作家协会社联部主任李晓东等嘉宾出席活动并发表主旨演讲。作家们围绕“生态文学与美丽中国建设”“文学创作中的生态意识”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分享各自的创作经验。
活动意义:推动生态文学发展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学盛会,更是一次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行动。通过此次活动,作家们被号召持续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乡村振兴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现实话题,以脚步丈量大地,为祖国河山立传,为英雄人民讴歌,书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实践故事。
生态文学周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推动了生态文学的发展,也为五指山这座“海南屋脊”增添了更多文化内涵。未来,随着生态文学创作的不断繁荣,相信会有更多优秀作品涌现,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文学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