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永定塔背后的历史故事:状元塔的秘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永定塔背后的历史故事:状元塔的秘密

引用
搜狐
11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55257424_121948408
2.
https://www.sohu.com/a/766227140_120064101
3.
https://cloud.kepuchina.cn/newSearch/imgText?from=1&id=7092590625741996032&is_self=2
4.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6246636/
5.
https://www.fjydnews.com/2024-08/01/content_1739967.htm
6.
http://www.whwczy.com/list_5/1048.html
7.
http://www.whwczy.com/list_5/1054.html
8.
https://tjydtly.bstvv.com/column-46-47.html
9.
https://hk.trip.com/moments/detail/longyan-366-121443197/
10.
https://gb.crntt.com/crn-webapp/cbspub/secDetail.jsp?bookid=63902&secid=64024
11.
http://m.cqkaogu.com/gzdt/6683.jhtml

在明朝嘉靖年间,一个年仅21岁的年轻人,凭借一篇针砭时弊、提出治国利民措施的殿试答文,赢得了嘉靖皇帝的赏识,被钦点为状元。他就是来自潮州府海阳县的林大钦,潮汕地区有史以来唯一可查的科举文状元。

林大钦的传奇人生始于贫困。他年少时家境贫寒,但天资聪颖,勤奋好学。童年时期,他常常在私塾旁听,边放牛边学习。私塾先生见他好学且家贫,便允许他免费就读。18岁时父亲去世,作为独子的他为了奉养母亲,先后在两家私塾担任塾师,边教边学,最终在20岁时乡试中举,21岁赴京会试中状元。

林大钦的科举之路不仅靠个人努力,还得到了贵人的帮助。这个贵人就是永定西陂村的林贲山。林贲山是永定西陂村林氏七世祖,经商有道,富甲一方,且乐善好施。他资助了年少时的林大钦,并收其为义子。林大钦中状元后,特地到永定西陂村拜谒义父,并为该村办了两件大事:一是奏请嘉靖皇帝恩准西陂村林姓于正月立春举行迎春牛盛典;二是奏请仿照京城中的文塔,修建一座类似的塔形建筑,以激励乡里学子。

这座塔就是后来闻名遐迩的永定塔,也称状元塔。它始建于明嘉靖廿一年(1542年),主塔和前殿完成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全部建筑最终在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完工,历时218年,历经七代人的努力。状元塔占地6435平方米,主塔为七层结构,精雕细琢,气势恢宏。因塔内供奉天后林默娘娘,当地人也称其为“天后宫”。

状元塔的建造不仅体现了林氏家族对教育的重视,更成为了闽西地区的重要文化地标。每年正月立春,当地都会举行迎春牛盛典,这是林大钦当年奏请嘉靖皇帝恩准的习俗,至今仍在延续。此外,关于林大钦的民间传说也在当地广为流传。据说,他在永定西陂省亲路过上杭时,看到有人出上联“白水漈头,白屋白鸡啼白昼”,多年无人对出。林大钦听闻后,以“黄泥垅口,黄村黄犬吠黄昏”对出下联,被后人称赞为巧对。

永定塔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载体。它承载着林大钦的传奇故事,见证了闽西与潮汕地区的历史渊源,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湛,更体现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崇文尚学的传统美德。今天,当我们站在状元塔下,仰望其巍峨雄伟的身姿,仿佛还能听到数百年前林大钦的琅琅读书声,感受到那份追求知识、改变命运的执着精神。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