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成吉思汗到张瑞敏:领导力的古今对话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成吉思汗到张瑞敏:领导力的古今对话

引用
搜狐
11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34421542_121157756
2.
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5-02-06/doc-ineiptpf1027782.shtml
3.
https://www.sohu.com/a/766595287_100179892
4.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T7T0LG905566YYD.html
5.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23RQ3NP0519CUGP.html
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8B%BC%E5%9C%96%E9%A8%B0
7.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819/18/83634441_1131776545.shtml
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5%83%E6%9C%9D
9.
https://zh.wikipedia.org/zh-hk/%E9%98%BF%E6%98%94%E8%BF%B7%E5%A4%B1%E7%9A%87%E5%90%8E_(%E5%85%83%E5%A4%AA%E7%A5%96)
10.
https://vocus.cc/article/64828e5bfd89780001feee30
11.
https://www.mansfieldhk.com/post/%E5%AD%AB%E5%AD%90%E5%85%B5%E6%B3%95-%E7%AE%A1%E7%90%86%E8%AA%B2%E7%A8%8B

成吉思汗与张瑞敏,一位是横扫欧亚的蒙古帝国创立者,一位是引领现代企业管理革新的企业家。虽然他们生活在完全不同的历史时期,但都以其卓越的领导力在各自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通过对比这两位杰出人物的领导理念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领导力的传承与演变。

01

成吉思汗:草原帝国的征服者

成吉思汗,名铁木真,他所建立的蒙古帝国版图横跨欧亚大陆,成为了世界历史上最庞大的帝国之一。他的征服之路充满了传奇色彩,他能够征服世界,归因于众多复杂而相互交织的因素。

成吉思汗卓越的领导才能是他成功的关键之一。他具备非凡的战略眼光和军事智慧。他深知战争不仅仅是武力的对抗,更是智慧的较量。在每一场战役之前,他都会精心策划,充分考虑地形、气候、敌我双方的兵力和装备等各种因素。他善于运用迂回、突袭、诱敌等战术,出其不意地攻击敌人,使对手防不胜防。例如,在与花剌子模的战争中,他巧妙地分兵多路,打乱了敌人的部署,最终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成吉思汗善于用人,他的麾下聚集了一大批英勇善战、足智多谋的将领。他不论出身,唯才是举,只要有能力、有战功,就能得到提拔和重用。者别、木华黎等将领原本出身低微,但在成吉思汗的赏识和信任下,成为了蒙古帝国的重要支柱,为帝国的扩张立下了汗马功劳。这种任人唯贤的用人策略,极大地激发了将士们的斗志和忠诚,使得蒙古军队成为了一支团结一心、战无不胜的强大力量。

蒙古民族的特性也为成吉思汗的征服之路提供了有力支持。蒙古人自幼生长在草原上,骑射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因此他们个个都是优秀的骑手和射手。蒙古马虽然体型较小,但耐力极强,能够适应长途跋涉和艰苦的环境。蒙古军队以骑兵为主,机动性极高,能够迅速地集结、出击和转移,在战场上具有极大的优势。而且,蒙古人生活环境艰苦,培养了他们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性格。在战争中,他们能够忍受饥饿、寒冷和疲劳,勇往直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成吉思汗在征服过程中还善于吸收其他民族的先进技术和文化。蒙古在征服过程中接触到了中原的攻城器械、火药技术,以及中亚和西亚各国的冶金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引进和应用,大大增强了蒙古军队的战斗力。例如,在攻打坚固的城池时,蒙古人使用了先进的投石机和攻城塔,有效地突破了敌人的防线。

成吉思汗的征服并非单纯的武力扩张,还伴随着一套有效的统治策略。他对被征服地区的人民采取了相对宽容的政策,只要愿意归顺,就可以保留一定的自治权和宗教信仰自由。这种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抵抗,使得征服后的地区能够较快地恢复稳定和发展。同时,他建立了完善的通信和情报系统,通过驿站和侦察兵,能够及时掌握各地的情况,迅速做出决策。

成吉思汗所处的时代背景也为他的征服提供了契机。当时的欧亚大陆各国之间矛盾重重,内部纷争不断,国力相对衰弱。花剌子模的贪婪和傲慢,金国和西夏的衰落,以及中亚和西亚各国的分裂,都为蒙古的扩张提供了可乘之机。成吉思汗准确地把握了这一历史机遇,顺势而为,迅速崛起。

然而,成吉思汗的征服也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杀戮。在征服过程中,许多城市被洗劫一空,无数无辜百姓丧生。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他的征服也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往来。蒙古帝国的建立使得东西方的贸易通道更加畅通,促进了丝绸之路的繁荣,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相互了解和联系。

成吉思汗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是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强大的军事力量、民族特性、善于学习和利用先进技术、有效的统治策略以及有利的时代背景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他的征服行动不仅改变了当时的世界格局,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2

张瑞敏:现代企业的变革者

张瑞敏,海尔集团创始人,以其独特的管理理念和持续的创新精神,带领海尔从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家电企业。他的管理思想,尤其是“人单合一”模式,被誉为现代企业管理的典范。

在海尔集团创业40周年纪念会上,张瑞敏深入回顾了海尔发展过程中的三大转折点,诠释了海尔持续进化的内在动力。他强调,思路对任何企业都非常重要,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40年来,海尔是怎样与时俱进在不同的时间确定不同的发展思路?又是怎样把确定的发展思路转化为大家的共同的意识?答案就在我今天演讲的题目里——40年风雨兼程,40年永恒追求。如果我们的创业元勋们没有共同奋斗的目标,就不可能在40年风风雨雨中走过来。共同奋斗的目标是我们过去40年的共同追求,今后,仍是我们永恒的追求。为什么呢?因为发展思路是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一如我今天演讲的副标题所揭示的,笃行于自主人、自组织、自进化迭代升级生态的漫漫之路。

“三自”和“生态”的关系也就是我演讲的主线。“三自”中的“自主人和自组织”是海尔向生态进化的必要条件,没有自主人和自组织也就没有生态。而向生态进化的充分条件是自进化:如果一个组织是进化的,那就是一个生态;不能进化,它就一定不是生态。因此,生态必须不断地迭代升级,进化无止境,这就是我们永恒追求的共同的理念。

围绕着“向生态进化”这条主线,我的演讲分为三个部分:

• 向生态进化的三大转折点;
• 生态的必要条件:自主人、自组织;
• 生态的充分条件:自进化。

从发展思路的角度,海尔的40年经历了三大转折点,转折点的里程碑分别是1984年12月26日、2005年9月20日和2024年9月20日。1984年12月26日是海尔创业纪念日,之所以把起点作为转折点,是因为海尔的前身是⼀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因此,这个起点也是海尔第一个转折点——重生的转折点;2005年9月20日是人单合⼀模式创立的纪念日,这是海尔的新模式转折点;2024年9月20日是人单合⼀2.0和新引擎提出的纪念日,这是海尔的第三个转折点——新引擎的转折点。前两个转折点差不多各经历了20年时间,第三个转折点刚刚开始,可以说是我们的目标。三大转折点联系紧密:

• 濒临倒闭的小工厂崛起重生,源自我们的创业创新精神,并由此植入海尔基因;
• 人单合一模式扬弃经典管理模式,是企业向生态蜕变的转折点;
• 新引擎是融入物联网的转折点,前提是进化出智能交互生态。

其实,每天都有大量的企业在崛起,但很多都无疾而终,主要原因在于没有植入创业创新的基因。真正的重生是不断地重生,真正的崛起是不断地崛起。如果没有创业创新的精神,就不可能不断地崛起重生。我们不但有,而且转化为大家共同的意识,共同来奋斗,因此才有了第二个转折点——新模式的转折点,由此转向了人单合⼀。

其实,2004年度我们的营业收入已经突破1000亿元,距离当时的《财富》500强只有一步之遥,努力⼀下就可以进入,但我们没有这样去做。

为什么呢?因为传统商业模式下,大企业病难以避免,如果不转变商业模式,企业就会离用户越来越远,所以我们确定的思路是,一定要创造一个新的商业模式,这个新模式就是人单合一。人单合一的本质根源于创业初期植入的创业精神的基因,我们在这个转折点开始新的创业,把传统的企业向商业生态蜕变。企业和生态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前者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封闭体系,后者则是开放的系统。

向生态的蜕变,又进⼀步为新的目标创造了基础。新的目标就是新引擎的转折点——融入物联网进化出智能交互生态。互联网火遍全球的引擎是搜索引擎,物联网到现在还没有火遍全球,因其缺少⼀个新的引擎,我们希望能创造出物联网生态经济的新引擎,而新引擎的前提条件是生态的迭代进化,进化出智能交互生态。

企业向生态蜕变,其必要条件是必须有自主人和自组织。自主人必须不是被管理的人,自组织也必须不能是被设计的组织,而是由自主人来自主管理的。

在海尔40年历程中,对自主人和自组织的本质追求是一以贯之的,只不过在三大转折点上,其表现形态各有不同,且程度和机制随时代变化持续演进。

01
“⾃主⼈和⾃组织” 在重⽣的转折点
• 缘起:自主管理班组。
在这个阶段,我们还没有明确提出自主人和自组织的概念,但我们的追求⼀直是让每个人激发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作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探索的免检班组、自主管理班组,就是自组织的雏形和缘起;用员工的名字命名小改小革、发明创造,就是自主人的雏形和缘起。比如,启明焊枪就是用焊接工李启明的名字命名的。在自主管理班组中,刘梅兰的自主管理班组是做得最好的,她们的班组能自主完成任务,不需要上级去管理,而且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助,变成一个有机协同的整体。但是,运作了⼀段时间之后,新的问题就出现了。那时不像现在可以有效使用奖金的手段,企业的工资额度是由青岛市有关部门规定好的,物质激励跟不上。所以,在这个阶段,推进自主管理班组和员工名字命名工具主要是起到⼀种导向作用。更多的还是要靠我们这些领导来带头,精神上鼓励大家⼀起行动起来。

• 理念: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
孔子在《论语》中说,“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我们创业初期的时候员工的素质还是比较低的,怎么去做呢?只有我们联合创始人先带头去做,联合创始人除了我还有杨绵绵和武克松。1984年12月26日海尔正式创业之前的大概⼀年时间,我们三人就⼀起进行筹备工作了。筹备工作结束后,在1984年12月26日创业开始阶段,我们基本上是每天工作13个小时之上,而且没有节假日,可以说超过了现在所谓的996,但是和现在996最大的不同是我们亲自带头加班,对员工的要求是只要你把本职工作做好就行了,不要求员工加班。刚才上台接受表彰的创业元勋,虽然没有要求他们加班,但他们几乎也是没有按时下班过,因为很多工作都是新的,都要努力去做。

大屏幕上展示的这张图片拍摄于1984年7月25日,在当时的西德,我们去签订引进技术的合同。图中的女士代表国家外贸部门1,我代表青岛家电公司2,武克松代

03

古今领导力的对话

通过对比成吉思汗和张瑞敏的领导理念,我们可以发现,虽然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管理对象完全不同,但在领导力的核心要素上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1. 识才用才:成吉思汗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任人唯贤;张瑞敏则强调“自主人”理念,激发员工潜能。

  2. 创新变革:成吉思汗在军事和政治制度上不断创新,如建立千户制;张瑞敏则推行“人单合一”模式,引领企业管理变革。

  3. 战略眼光:成吉思汗有征服世界的雄心;张瑞敏则有打造物联网时代生态企业的远见。

  4. 文化建设:成吉思汗通过宽容政策促进多元文化融合;张瑞敏则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植入创业创新基因。

然而,他们的领导方式也体现了明显的时代差异:

  • 管理方式:成吉思汗更多依靠个人权威和军事力量;张瑞敏则通过制度化、系统化的管理方式。

  • 决策机制:成吉思汗的决策带有较强的个人意志色彩;张瑞敏则强调集体智慧和民主决策。

  • 技术应用:成吉思汗善于利用当时最先进的军事技术;张瑞敏则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

  • 价值取向:成吉思汗的领导力以征服和扩张为核心;张瑞敏的管理理念则更注重可持续发展和员工价值实现。

04

领导力的传承与演变

成吉思汗和张瑞敏的领导力实践,展现了领导力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传承与演变。成吉思汗的领导力更多体现在军事征服和政治统治上,而张瑞敏的管理理念则聚焦于企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这种差异反映了人类社会从军事扩张向和平发展的历史转变。

然而,两位杰出领导者的核心贡献都在于推动了组织的变革和进步。成吉思汗通过军事征服和制度创新,建立了横跨欧亚的庞大帝国;张瑞敏则通过管理革新和企业文化建设,打造了一个全球领先的现代企业。他们的成功都证明了领导力在推动组织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通过对比这两位杰出人物的领导理念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领导力的传承与演变。成吉思汗和张瑞敏虽然生活在完全不同的历史时期,但都以其卓越的领导力在各自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领导力的核心在于识才用才、创新变革和战略眼光。同时,领导力的具体实践需要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