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陶寺遗址博物馆开馆!230件文物讲述四千年文明传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陶寺遗址博物馆开馆!230件文物讲述四千年文明传奇

引用
央视网体育频道
11
来源
1.
https://news.cctv.com/2024/11/12/ARTIVuQ5QyIaa3Spcp3R7Gjd241112.shtml
2.
https://yangbo.cctv.com/2024/11/12/ARTItbGOOAfuAgPRQv5tEOKs241112.shtml
3.
http://sx.people.com.cn/n2/2025/0108/c189134-41101484.html
4.
https://www.stdaily.com/web/gdxw/2024-11/12/content_257154.html
5.
http://wwj.zj.gov.cn/art/2024/11/13/art_1639078_59062542.html
6.
https://www.dt.gov.cn/dtszf/sxyw/202411/5f38594e5f50454bb32a56a758a2b8da.shtml
7.
https://news.tju.edu.cn/info/1003/73814.htm
8.
https://www.ctdsb.net/c1746_202411/2301836.html
9.
http://www.news.cn/politics/20250105/e872facf23d1408588dac74c52c1c8e9/c.html
10.
http://www.xiangfen.gov.cn/zjxf/tsyz/202411/t20241114_421058.html
11.
http://www.jccq.gov.cn/mobile/zwzx_mobile/sxyw_mobile/202411/t20241113_2061506.shtml

1月1日上午,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遗址博物馆前,观众排起了长队。博物馆推出背诵《尚书·尧典》或《五帝本纪·尧》全篇免门票活动。“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一名小学生用时1.5分钟挑战成功,赢得大家鼓掌称赞。

01

一座见证四千年文明的博物馆

陶寺遗址博物馆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于2024年11月12日正式对外开放。这座博物馆总投资约3.3亿元,占地面积74.4亩,建筑面积9998平方米,分上下两层。博物馆展陈设计以“自然与文明之光”为主题,设有“文明蕴化”“煌煌都邑”“早期国家”3个基本陈列单元,“陶寺考古”“临时展陈”2个专题展览,以及1个特色沉浸式数字展。

此次展出的230多件(套)文物,主要包括陶器、铜器、木器、玉石器等各类器物,涵盖陶寺文化所有的文物类别,尤其展现近些年有关宫城及宫殿区考古发掘新成果和出土文物。大众期待的彩绘龙盘以及从未公开展示的圭尺和山西史前时期第一件牙璋全部展出。

02

独具匠心的建筑设计

博物馆的建筑设计独具匠心,以“地中之都中土之国”元素符号为基础,外观设计呈现一个“中”字,象征着陶寺遗址考古发掘对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支撑。主朝向面对城市主干道,通过出挑的屋檐形成深邃的入口空间,引导公众。外墙倾斜以求契合“帝尧都城”的都城理念,空中俯视建筑,寓意“地中之都·中土之国”的“中”,赋予陶寺遗址博物馆建筑的美好形象意义和深厚文化内涵。

03

震撼人心的文物瑰宝

走进博物馆,一件件珍贵文物诉说着四千年前的辉煌文明。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彩绘蟠龙纹陶盘。陶盘最引人瞩目的是内壁上彩绘的蟠龙纹,蜿蜒盘旋,气势磅礴。主持陶寺考古工作多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高江涛研究员介绍,“很明显的特点,它是一个盘龙,身上有很多鳞斑,长长的方形的口,关键上面还有两排牙齿,竟然有两只耳朵。所以从这几点上看出,这是一个多种动物的融合体。现实中不存在,这恰恰是我们中国的龙最大的特点。”

另一件重要展品是2024年新出土的玉璇玑。这件文物外缘有齿牙,推测是用来观测天象的。而陶寺中期王墓M22出土的圭尺首次公开亮相。这是一件黑、绿、红三色相间的漆木杆,与早期贵族墓葬M2200出土的立表配合使用,应是古代天文历法观测仪器。

04

揭秘早期国家文明

陶寺遗址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型聚落遗址,年代距今约4300年至3900年,是“陶寺文化”的命名地。遗址面积达400多万平方米,其中城址面积280余万平方米。21世纪以来,尤其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实施以来,陶寺遗址确定了中期大城、宫殿区及宫城、仓储区、中期大型墓地等重要遗迹,其作为都城的构成要素和特征更加清晰。

陶寺遗址的考古发现证实,这里已经具备了早期国家的特征。城址规划井然有序,宫城、郭城双城制布局,大型墓葬集中分布,随葬品丰富且等级分明,反映出明显的社会分层和礼制雏形。特别是观象台的发现,表明陶寺先民已经掌握了较为先进的天文历法知识。

05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陶寺遗址出土的大量文物,不仅展示了当时高度发达的工艺水平,更反映了尧帝时期的政治、宗教和社会生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陶寺遗址的观象台。这个观象台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观象台遗址,它不仅用于观测天象,还可能与当时的历法制定有关。这一发现进一步证实了《尚书·尧典》中关于尧帝“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的记载。

彩绘蟠龙纹陶盘是陶寺遗址核心文物之一。陶寺遗址共出土4件龙盘,此次展出的龙盘原件出土于早期大墓M2001,是体量最大的一件。此盘褐色胎,器表灰色,内壁以红白两色绘蟠龙纹。陶寺龙盘纹饰具有以下特点:均是蟠龙,盘曲如蛇;身体上有鳞状斑纹,似鳄;口衔枝状物;有的头部两侧方形似耳,有的带锯齿状牙齿。

朱书扁壶是陶寺又一代表性文物。扁壶为泥质灰陶制成,是陶寺常见的汲水器,壶上有红色朱砂书写的两处字符。有学者认为这是文字,其中一个为“文”字,另一个字有“尧”“命”“邑”等多种解释;也有学者认为这只是某种符号。

06

结语

陶寺遗址博物馆的建成开放,不仅为公众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华文明起源的窗口,更为学术研究搭建了一个重要平台。通过这座博物馆,我们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四千年前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理解“地中之都,中土之国”的文化内涵,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随着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推进,相信会有更多人能够亲身体验和感受这一璀璨的文化遗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