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浦口:低空经济发展的新高地
南京浦口:低空经济发展的新高地
2024年8月1日,南京浦口高新区迎来低空经济领域的重要里程碑——吨级以上eVTOL航空器长江首飞活动成功举行。这是国内首次实现多架不同类型航空器在同一时间、同一空域的融合飞行,标志着浦口区在低空经济发展中迈出了重要一步。
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的崛起
低空经济,这一新兴经济形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它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从无人机配送到空中出租车,从农林植保到应急救援,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日益丰富,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浦口区:低空经济发展的先行者
作为南京市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浦口区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实际应用等方面都走在了前列。
政策引领,打造完整产业链
2024年5月,南京市出台《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明确提出未来三年的发展目标:低空经济产业规模超500亿元,建成240个以上低空航空器起降场,开通120条以上低空航线。浦口区作为重要承载区,将建设1-2个通用机场,培育30个以上创新应用场景。
技术创新,突破低空飞行瓶颈
中国通号在浦口发布的低空空域智能管控系统ID-Space1.0版,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支持。该系统通过速差分层和群组飞行管控技术,实现了不同类型航空器的融合飞行,打破了传统上不同类型航空器需要独占空域的限制。
实际应用,推动场景落地
在浦口区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每天都有几十架无人机在空中执行各类任务。试验区已规划42条航线,总长度约一千公里,涉及跨江运送医用品、长江巡检、船员物资配送等多个应用场景。这些实际应用不仅提高了效率,也为低空经济的商业化运营积累了宝贵经验。
未来展望:低空经济的广阔前景
根据《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预计到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低空经济将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南京浦口区正以开放创新的姿态,通过低空经济与数据产业的深度融合,全力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随着各项创新举措的持续推进,浦口区低空经济有望迎来更加辉煌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