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师徒情到文学传承:曹文轩与李有干的西乡文化之路
从师徒情到文学传承:曹文轩与李有干的西乡文化之路
在江苏盐城的西乡,有一条蜿蜒流淌的蟒蛇河,它不仅滋养了两岸的沃土,更孕育出独特的水乡文化和人文精神。这里,是著名作家曹文轩的故乡,也是他的启蒙老师李有干耕耘一生的地方。两位文学巨匠的师生情谊,成为了盐都西乡文化传承的生动写照。
水乡孕育的文化沃土
盐都西乡,这片被水滋润的土地,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从东晋水城的青石板小巷,到大纵湖畔的芦苇荡,每一处都散发着浓厚的文化气息。这里曾走出过“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留下过清初大书法家宋曹的墨宝,更是孕育了现代文学的重要人物——李有干和曹文轩。
师生情谊与文学传承
李有干,1931年出生于江苏建湖,1956年从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毕业,正式踏上文学创作之路。他曾在建湖县委宣传部担任新闻干事,为《盐阜大众报》撰稿,后又在盐城地区剧目工作室担任创作员。丰富的经历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
1951年,李有干发表了第一篇作品,从此笔耕不辍。他的作品不仅记录了个人的生活经历,更反映了时代的变迁。1998年,他成为中国作家协会的一员,继续在文学的道路上发光发热。
曹文轩,作为李有干的学生,深受其影响。在曹文轩的回忆中,李有干不仅是他的老师,更是引路人。正是在李有干的鼓励和指导下,曹文轩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并最终成为国际安徒生奖的获得者,将中国儿童文学推向了世界舞台。
文化传承的新地标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西乡文化,盐都区正在打造草房子乐园和曹文轩文学馆。项目位于盐城市盐都区学富镇中兴街道周伙村,占地350亩,总投资约5亿元。乐园以曹文轩的代表作《草房子》为蓝本,将文学作品中的场景还原成现实,让游客仿佛置身于小说中的油麻地小学。
项目分六个板块:入口服务区、素质拓展区、上学路上区、研学教育区、追忆怀旧区及风貌还原区,总建筑面积28760平方米。其中,文学馆占地8200平方米,将展示曹文轩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成为研究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重要基地。
建成后,草房子乐园将成为盐城的文学旅游名片,江苏的少儿文学主题博览会,全国的少儿文学交流地,也将促成中国少儿文学与世界少儿文学的交流胜地。这里不仅是一个旅游景点,更是一个文化传承的载体,让西乡文化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
结语
从李有干到曹文轩,从《草房子》到草房子乐园,盐都西乡的文化传承正在以新的方式延续。这种传承不仅仅是文学的延续,更是精神的传递。它告诉我们,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而传承的力量在于创新。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盐都西乡文化正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姿态,向世界展现其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