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新发现:青铜神树修复取得重大进展
三星堆新发现:青铜神树修复取得重大进展
近日,三星堆遗址考古传来重大进展:2号青铜神树的数字化复原成果正式对外公布,这棵高约2.88米的神树,与1号神树一样,分为三层,每层三枝,每枝上有一只立鸟。这一发现不仅为研究古蜀文明提供了新的线索,也为青铜神树的修复工作带来了新的希望。
数字化复原展现神树风采
据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文保中心主任余健介绍,过去一年里,修复团队持续清理了立鸟、树枝等残件,并对2号神树的30多件残件进行了三维数据扫描采集。通过数字化手段,成功还原了神树的风采,并通过数字视频面向观众展示这一过程。
创新技术助力文物修复
此次修复工作采用了传统方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方式。拼接复原的主要依据是断裂口的吻合度,而AI图形识别技术的引入,为枝条形状的比对提供了新的辅助手段。值得一提的是,2号神树的主要部件虽然出土于1986年发掘的2号祭祀坑,但在3号、7号、8号祭祀坑中也发现了完全一样的青铜鸟等残件,这表明跨坑拼对将是未来修复工作的重要方向。
新发现为修复提供重要线索
在8号祭祀坑出土的器物中,修复团队找到了1号青铜神树上缺失的两个重要部件——青铜龙的尾部和尾巴。经过仔细比对,这些残件的断裂口与主树干连接部分完全吻合,为后续修复工作提供了重要线索。
修复工作仍面临挑战
尽管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修复工作仍面临不少挑战。目前,1号、2号神树的主树干顶部仍有缺失,而三星堆遗址1号至8号祭祀坑出土的大量神树树枝残件,由于缺乏主树干这一关键修复线索,给修复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文化意义深远
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余健表示,青铜神树不仅是古蜀文明的代表性文物,更是研究古蜀人宗教祭祀习俗和宇宙观的重要实物资料。这些神树的修复,不仅有助于揭示古蜀人的青铜铸造工艺,也体现了他们对天地的认知和沟通神灵的渴望。
目前,三星堆遗址3号至8号祭祀坑已出土编号器物17000余件,已完成4000件左右的青铜器、金器、玉器以及象牙的保护清理工作。修复团队计划在未来几年内,抓紧清理剩余器物,对神树残件进行分类拼对,以期复原出更多完整的青铜神树。
这一系列发现和修复工作的推进,不仅展现了古蜀文明的辉煌,也为研究中国古代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提供了新的实物证据。随着修复工作的不断深入,相信更多关于古蜀文明的秘密将被逐步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