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李玫瑾教你如何避免孩子形成玻璃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李玫瑾教你如何避免孩子形成玻璃心

引用
网易
7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MEEE0H80516DKF5.html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OD0T2T0548L352.html
3.
https://www.sohu.com/a/812820573_121424754
4.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0HL53TK05469QZ1.html
5.
https://www.sohu.com/a/838339830_121123816
6.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830/23/32204486_1132746139.shtml
7.
http://m.acbnews.com.au/culturaleducation/20240327-90710.html

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孩子表现出心理脆弱、易受伤害的特点,这种现象被形象地称为“玻璃心”。如何避免孩子形成玻璃心,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素质,成为每位家长必须面对的课题。著名青少年心理专家李玫瑾教授提出了三个黄金法则,为家长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指导。

01

什么是“玻璃心”?

“玻璃心”是一个网络流行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心理素质较差、情感脆弱,容易受到伤害。这类人通常对批评或负面评价反应敏感,内心像玻璃一样易碎。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玻璃心”的形成与个人性格和成长环境密切相关。一些人在严格教育或过度保护的环境中长大,导致他们对外界评价尤为敏感;此外,社交恐惧症、抑郁症等心理健康问题也可能让人变得更加脆弱。

02

三个黄金法则

李玫瑾教授提出的三个黄金法则,旨在帮助家长培养出心理韧性更强的孩子。

1. 教会孩子自信表达自己

自信是成功的关键。一个自信的孩子,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能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厚脸皮的孩子,必须是自信的,什么时候都不会委屈自己,不管遇到什么人,什么事,都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果自己被冤枉,会非常自信地为自己辩解,遇到机会,会勇敢去争取。厚脸皮的孩子能清晰、有力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长大后,这种能力在职场上尤其重要。他们能够更好地进行自我推销,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从而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培养孩子自信的3个方法:

  1. 鼓励孩子参与各种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增强自信。
  2. 为孩子设定合理的目标,让他们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积累自信。
  3. 及时给予孩子正面的反馈和表扬,增强他们的自我价值感。

2. 教会孩子有担当能扛事

担当是责任感的体现。一个有担当的孩子,能够承受生活中的挫折和痛苦,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厚脸皮的孩子也是有担当的,家长先教会孩子如何承受痛苦和生活中的挫折,使其自然对发生的事情有责任意识,对人生、对自己、对别人有责任感。厚脸皮的有担当的孩子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会轻易放弃,他们能够坚持自己的目标,积极寻找解决方案。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孩子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担任关键角色,引领团队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培养孩子担当的3个方法:

  1. 让孩子参与家庭决策,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对家庭的重要性。
  2. 教育孩子学会承担责任,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的小事。
  3. 通过故事或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向孩子展示担当的重要性。

3. 教会孩子永不言弃不怕困难

面对困难时不轻言放弃,是成功者的重要品质,也是厚脸皮孩子必备的品质。家长适当让孩子吃点苦头,让孩子面对困难和失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多鼓励孩子,让孩子多思考,勇敢去面对。厚脸皮的孩子要有超强的心理韧性和适应能力。在遇到失败和挫折时能够快速恢复,从失败中学习并继续前进。这种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未来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保持竞争力,适应新的挑战和机遇。

培养孩子永不言弃的3个方法:

  1. 教育孩子理解困难是成长的一部分,鼓励他们勇敢面对。
  2. 为孩子设定挑战性的目标,让他们在克服困难中获得成就感。
  3. 通过阅读、观看励志故事,激发孩子面对困难的勇气。
03

其他教育理念

除了三个黄金法则,李玫瑾教授还提出了其他重要的教育理念。

自然惩罚法则

当孩子犯错时,错误的惩罚方法:语言惩罚,暴力惩罚,“间接后果”惩罚。科学的惩罚方法:就事论事,让孩子承担做错事的直接后果。英国教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在自己的著作中曾说:“培养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应该多采用自然教育法,少用人为惩罚。”这里的“自然惩罚”,指让孩子承受自己的错误带来的“直接后果”。比如,吃饭时间到了,孩子还在玩游戏,怎么也叫不动。那错过了吃饭时间,就只能饿肚子。而“人为惩罚”,是让孩子承担“间接后果”。比如,孩子不吃饭,父母却告诉他如果不吃饭,周末就不许孩子去打篮球。不按时吃饭和打篮球这件事,没有直接关系。“直接后果”是让孩子能及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但“间接后果”反而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圆桌派》的一期节目中,李玫瑾教授曾说:“惩罚,实际上是一种保护。”在孩子做错事后,如果立马能体验到犯错的后果,那这件事在他的脑海中记忆会非常深刻,自然不会好了伤疤忘了疼。“罚”的目的,是为了“止”。自然惩罚,是让孩子承担直接后果后,能够反思,纠正自己的行为,而不是仅仅因为恐惧,而不敢再犯错。

心理抚养的重要性

李玫瑾在《心理抚养》一书中强调,0-6岁是孩子性格、情感以及认知塑造的关键期,父母需要重视心理抚养,这比物质抚养更重要。如果在这个关键时期处理不当,后续孩子在青春期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因此,家长应该在孩子早期就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这将为孩子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04

实用建议

  1.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通过日常的陪伴和沟通,建立信任和理解,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

  2. 设定合理的期望:不要对孩子有过高的期待,允许他们犯错和试错,从中学习和成长。

  3. 培养独立性:鼓励孩子自主完成任务,从小事做起,逐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关注情绪管理:教孩子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学会用健康的方式表达和释放情绪。

  5. 以身作则:父母要成为孩子的榜样,通过自己的言行示范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

  6. 保持耐心和理解: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惑,父母要保持耐心,给予理解和支持。

  7. 创造安全的环境:让孩子在一个充满爱和安全感的环境中成长,这将有助于他们建立自信和独立性。

  8. 鼓励探索和尝试:支持孩子追求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鼓励他们勇敢尝试新事物,从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9. 建立规则和界限:明确的规则和界限能帮助孩子理解行为的边界,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

  10. 保持积极的沟通:与孩子保持开放和诚实的沟通,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及时给予指导和建议。

通过这些具体可行的方法,家长可以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心理韧性,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心态,远离“玻璃心”。

05

结语

培养一个心理健康、心理韧性较强的孩子,需要家长的耐心和智慧。李玫瑾教授提出的三个黄金法则和相关教育理念,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指导。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充满爱、理解和支持的成长环境,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培养责任感、学会面对困难,最终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精神富足的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