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现运动是大脑的“最佳药片”
科学发现运动是大脑的“最佳药片”
运动不仅对身体健康有益,更是大脑健康的“最佳药片”。从提升大脑神经电活动到培育新神经元,运动对大脑的影响远超我们的想象。本文将带你深入了解运动如何影响大脑,以及如何科学地进行运动以促进大脑健康。
为什么大佬们都爱运动?
钟南山院士、村上春树等成功人士都将运动作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村上春树看来,跑步不仅是一种运动,更是一种哲学,它带来的不仅是身体的健康,更是心灵的自由和超越。
运动为何会有诸多好处?
运动提升大脑神经电活动
运动与休息状态下的大脑电活动对比图(Hillman,2009,neuroscience)
红色越深表示大脑越活跃
运动增加大脑血氧水平
运动中的血氧变化(Orcioli-Silva,2024)
箭头的粗细代表研究数量的多少;箭头的形态代表对不同区域的影响,其中灰色的箭头表示运动对大脑血氧的影响
运动培育新神经元-BDN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神经可塑性中起关键作用,它能促进神经元生长和存活,增加突触可塑性,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并能调节情绪和行为。
4周的运动干预促进BDNF启动子I的表达(Seiman,2016,elife)
启动子是基因表达调控的关键区域,用于启动基因的转录过程
运动对特定脑区的精准影响
运动提升决策能力 — 运动对前额叶的影响
前额叶的核心功能主要体现为工作记忆、抑制控制和认知灵活性。研究表明,运动对老年人执行功能的影响最为显著,尤其是抑制控制任务受锻炼的影响更为显著。
运动扩大记忆容量— 增加海马体体积
经颅电刺激影响大脑前额叶功能结果的整合(Raccah,2021)
研究表明,6周有氧锻炼可以改善年轻人海马结构和功能,特别是右侧海马亚区(CA2/3)、齿状回(DG/CA4)和下托(subiculum)。
如何运动提升大脑健康
运动既能影响当下的大脑状态,也能对大脑的结构和功能产生长久的改变。那么如何运动才能提升大脑健康?
运动的FITT-VP原则在促进大脑健康中的应用
FITT-VP原则包括六个基本要素:运动频率(Frequency)、运动强度(Intensity)、运动时间(Time)、运动方式(Type)、运动总量(Volume)和运动进阶(Progression)。
- 运动频率:建议每周进行3-5次中大强度的有氧运动。
- 运动强度:体质水平低的个体可以选择小强度运动,体质水平高的个体则可以选择高强度运动。
- 运动时间:建议每次运动时间在10-30分钟,每周累计150-30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或75-150分钟高强度运动。
- 运动类型:有氧运动、力量训练、灵活性训练等不同类型的运动对大脑的影响存在差异。
- 运动量:建议每天至少10000步来提升健康水平。
- 运动进阶:运动进阶的速度与个体的健康水平、体适能、运动反应和运动计划目标有关。
锻炼迷思
早锻炼 vs 晚锻炼
研究表明,早锻炼比晚锻炼更好提升睡眠质量。规律的早锻炼可以降低血清素水平,提升睡眠质量。而晚锻炼可能会影响褪黑激素的释放,延迟入睡时间。
大强度锻炼一定带来损害吗?
研究表明,大强度锻炼能够显著改善个体的执行功能。但是学者们也提示:注意大强度运动风险,尤其是对于久坐人群,肥胖人群或者身体健康水平较差的人群,建议降低锻炼难度,从中小强度的锻炼入手。
有氧运动是万能的吗?
虽然有氧运动对改善认知有积极作用,但研究表明,缺乏认知投入或者运动乐趣的有氧锻炼对个体的认知影响有限。在运动的过程中增加认知投入或愉悦感,或许更有益于大脑健康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