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友谊:退市风险与股权纠纷双重压力下的生存挑战
大连友谊:退市风险与股权纠纷双重压力下的生存挑战
大连友谊(000679.SZ)近日发布2023年年报,显示公司业绩虽有改善但仍处于亏损状态,且面临新的退市风险。与此同时,武汉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金控”)意图实际控制大连友谊的计划也遭遇搁浅,股份被冻结,案件仍在审理中。
经营困境与退市风险
大连友谊成立于1992年,1997年在深交所上市,主营业务为零售业和房地产业。公司目前在大连拥有友谊商城本店和开发区店两个百货购物中心,以及壹品天成、金石谷等房地产项目。
2023年,大连友谊实现营业收入1.63亿元,同比增长9.28%。其中,零售业务表现亮眼,实现收入1.56亿元,同比增长7.65%,毛利率从上年的19.42%提升至23.27%。然而,由于房地产项目金石谷的在建工程需要计提减值等原因,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归属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0.37亿元和-0.46亿元。
更令人担忧的是,大连友谊可能触及新的财务类强制退市指标。根据证监会发布的《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深交所拟将主板亏损公司营业收入指标要求从现行的1亿元提高至3亿元。若2024年和2025年连续不达标,公司将面临退市风险。而大连友谊自2021年以来,营业收入已连续三年低于3亿元。
武汉金控的收购历程
武汉金控最早于2015年尝试通过大连友谊借壳上市。当年11月,大连友谊拟向武汉金控全资持有的武汉信用风险管理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及其作为大股东的武汉信用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获得相关担保、小贷、资信等8家金融类公司的控股权,交易价格为62.74亿元。然而,因未获国资监管部门审批,该计划于2016年5月终止。
此后,武汉金控转而采取分步收购策略。2016年6月,武汉金控关联企业武信投资集团联合两家企业在深圳成立的武信投资,与大连友谊原控股股东大连友谊集团有限公司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拟以13元/股价格、总价13亿元,受让大连友谊1亿股股票。2016年7月,相关股份转让完成,武信投资成为大连友谊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为28.06%。
然而,2017年大连友谊拟出资5.76亿元收购武汉金控作为大股东的武汉信用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30%股权的计划,因业绩未达预期及行业审批不确定性而终止。同年6月,大连友谊集团以武信投资等未全部履行股份转让协议相关约定为由提起诉讼。
2020年1月,武汉金控全资子公司武汉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拟以3.6亿元受让武信投资持有的大连友谊28.06%股权,但在交割前股份被冻结,控制权变更至今未能完成。
未来展望
面对退市风险和股权纠纷的双重压力,大连友谊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一方面,公司需要在2024年和2025年连续两年达到3亿元的营业收入指标,才能避免退市。另一方面,武汉金控与大连友谊集团之间的股权纠纷尚未解决,控制权变更仍悬而未决。
值得注意的是,武汉金控旗下华源证券(原九州证券)正在谋求上市,市场预期其可能通过大连友谊实现曲线上市。然而,这一预期能否实现,还需取决于大连友谊的退市风险能否化解,以及股权纠纷能否妥善解决。
在当前形势下,大连友谊的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需要密切关注公司经营动态和监管政策变化,做好风险防范。同时,公司管理层也需要在复杂局面中寻找突破,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寻找新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