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腹泻的“罪魁祸首”之一:隐孢子虫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腹泻的“罪魁祸首”之一:隐孢子虫病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ipd.org.cn/view5876.html

腹泻是全球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隐孢子虫病是导致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因之一。在中国,除少数地区外,其他省份均有隐孢子虫感染的报道,普通人群的感染率为1.3-4.7%,腹泻患者感染率可达13.4%。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这种人兽共患病的传播途径、症状、治疗和预防措施。


成熟的隐孢子虫卵囊模式图

1. 隐孢子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病

隐孢子虫病是一种由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n)寄生于人或动物胃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内所引起的寄生虫病。隐孢子虫属于单细胞原虫,可感染包括人类、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类在内的两百多种动物。其中,人隐孢子虫(C. hominis)和微小隐孢子虫(C. parvum)是对人群致病最常见的病原体,这些虫种亦可同时感染家畜(如牛)和野生动物(如鼠),所导致的隐孢子虫病是名副其实的人兽共患病。

2. 隐孢子虫病主要通过水源传播

隐孢子虫在同一宿主体内即可完成整个生命周期,交替进行无性增殖和有性繁殖,产生具有传染性的卵囊,既可引起宿主自身的重复感染,亦可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水体和食物。人类大多数感染是由于饮用被污染的水源或在被污染的水体中进行娱乐活动(如游泳)所导致,亦可通过与被感染的宠物(如犬、猫)或家畜(如牛、羊)密切接触感染。

3. 感染隐孢子虫病的主要症状

隐孢子虫病的潜伏期为2-28天,多数为7-10天。免疫功能正常者感染后可引起腹泻,数日后或可自行缓解或消退。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或婴幼儿感染后可出现严重腹泻,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同时亦可能伴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或厌食、口渴和发热等症状。部分患者可长期带虫(数月到数年),伴有持续性腹泻,并可能与结肠癌发病有关。

4. 隐孢子虫病的治疗

截止目前,仅硝唑尼特(nitazoxanide)被证实可用于隐孢子虫感染的治疗,但该药对正常患者的疗效十分有限,对于儿童和免疫功能低下者更是效果甚微。对于免疫系统正常的严重或持续性腹泻患者,应给予补液和止泻药物治疗;对于免疫缺陷患者(如艾滋病患者),应首先考虑增强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如进行抗艾滋病毒治疗)以帮助患者减轻症状,再辅以药物治疗缓解病症。此外,目前尚无针对性预防隐孢子虫病的疫苗。

5. 隐孢子虫病的预防

控制传染源,针对隐孢子虫病患者或者被感染的动物采取隔离和治疗措施。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饮食习惯,做好手卫生,如餐前洗手、饮用煮开的水、食用清洗干净的水果蔬菜、谨慎接触流浪动物尤其是存在腹泻的动物、避免在未经消毒的游泳池内游泳或野泳等。感染后若出现腹泻症状应及时就医,尤其是儿童或免疫功能缺陷人群需进一步进行治疗。


预防隐孢子虫病,从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开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