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力荐:唐山宴的历史与文化传承
舌尖上的中国力荐:唐山宴的历史与文化传承
2月3日,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即将在央视开播,其中河北唐山的美食文化将在2月6日的第四集中精彩亮相。作为唐山饮食文化的代表,唐山宴不仅是一座美食博物馆,更是一个承载着唐山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的文旅新地标。
从煤河到文旅新地标:唐山宴的百年蝶变
唐山宴所在的河头老街,因唐津运河(原“煤河”)而生。这条开挖于洋务运动时期的运河,曾是唐山通向工业文明的第一条通道。随着铁路、公路的兴起,“煤河”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两岸的商业街也一度陷入沉寂。
2022年,唐山市对运河唐人街进行改造升级,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沉浸式文旅街区——河头老街。这条有着140多年历史的老街,如今已成为北方的“水上大唐不夜城”。
美食荟萃:舌尖上的唐山味道
唐山宴汇聚了唐山各地的特色美食,每一道都凝聚着这座城市的历史味道。
“不吃饹馇宴,不算到唐山。”这句在当地广为流传的话道出了饹馇的独特地位。这种源自清朝宫廷的美食,因其独特的口感和制作工艺而闻名。相传慈禧太后品尝后赞不绝口,赐名“搁着”,从此这道菜便流传开来。
郝家火烧是唐山滦县的传统名吃,始于1921年。它采用上等面粉,经过几十道工序精制而成,外焦里嫩,香而不腻,被誉为“滦县一绝”。
文化盛宴:唐山宴的文旅融合创新
唐山宴不仅是美食的集合地,更是一座活态的文化博物馆。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评剧、乐亭大鼓、皮影等冀东三枝花的精彩演出,感受唐山独特的戏曲魅力。
走进唐山宴,仿佛穿越回了老唐山的繁华街市。老式电话、旧式缝纫机、老照片……这些承载着城市记忆的老物件,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唐山方言墙上的“厌五”“就手”等特色词汇,更是让本地人会心一笑。
唐山宴的成功在于其不断创新和升级。从最初的“大饭店”到如今的文旅商综合体,唐山宴在保留传统的同时,也在积极拥抱现代。它不仅是一个吃饭的地方,更是一个集餐饮、民俗传承、文化展示、场景体验于一体的文旅新地标。
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的播出,唐山宴将再次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这座承载着唐山历史记忆的美食博物馆,正在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寻这座城市的独特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