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徽风赣韵说年俗:婺源春节传统习俗全记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徽风赣韵说年俗:婺源春节传统习俗全记录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ddjiangxi.com/system/2024/02/10/020400057.shtml

自古以来,春节就是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它是历史的延续,也是文化的传承。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过年始终是中国文化中最深刻的情感依托。作为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全国各地过年的习俗各有不同。婺源是古徽州文化重镇,传承延续了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那么,婺源有哪些过年的习俗呢?

婺源年俗的历史渊源

婺源之地,春秋战国时期处于吴头楚尾,至今浙岭头的徽饶古道旁还立有“吴楚分源”碑。唐开元年间,朝廷析休宁之回玉乡、乐平之怀金乡而设新县“婺源”,县治设清化镇(今清华镇),后迁弦高镇(今紫阳镇)。

经过千百年的融合,婺源年俗既有徽风又具赣韵。腊月二十后,乡间就算正式迈向新的一年,年味渐浓。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送灶神”,二十四过“小年”(亦有称“大年”)。

腊月二十四这天各家要洗净,祭拜祖先,如有当年新逝的亲人,要上坟张灯;晚饭后,又清洗锅盖等厨房用具,备米、茶叶、黄豆各一杯,焚香拜送灶神上天言事。

“杀年猪”是婺源乡村不可缺少的风俗。小时候,母亲负责种菜、参加生产队劳动,祖母带小孩、做饭、养猪。在那段年月里,每年年底都有一头大肥猪出栏。父亲约好杀猪师傅的时间,一般都要在腊月二十四后。

那天,天色未亮,祖母就早早地烧了一锅热腾腾的水,父亲邀了几个亲戚帮忙,抬猪桶的、扛杀猪凳的,在大门口摆开了架势。

等杀猪师傅提着油亮的工具篮一到,一伙人就进了猪栏,将猪赶出来,抓耳朵的、抓尾巴的、抓猪脚的,七手八脚将猪摁在杀猪凳上,猪狂叫不已,抗议着人们对它的粗暴无礼。

祖母估计着时间,将早已准备好的金银香纸拿到杀猪凳旁边,当杀猪师傅“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刀口喷出一股股殷红的鲜血,祖母点燃香纸,超度猪的灵魂。

不一会儿,祖母在厨房已用猪下水做出了一桌丰盛的酒菜,请杀猪师傅和帮忙的亲戚一起用餐。除了卖大部分猪肉外,自留的要做人情。大人心中有本明白帐,谁今年帮忙做事没要工钱,就提一袋猪肉,搭两斤粗果籽,封个压岁包给小孩,还了人情。

除夕与初一的习俗

各处乡村各处例。有的村庄腊月二十六日祭祖先。之后几天,各家忙着过年的准备,如摘菜、砍柴、烧炭、买年货。

除夕上午,村内各家都忙着搅米糊(将米粉在锅内煮稠,放入豆芽末、冬笋丝、香菇末、肉末等原料,搅匀出锅,一大锅一大盆,打发小孩送亲邻好友家。

待到下午,要洗净、上坟祭祖先、贴春联、小孩试新衣。“接灶神”后,全家团聚喝辞岁酒。桌上少不了一道蒸干芋头荷的菜品,并要求每人都要下筷吃点,寓意全家和和气气,其乐融融。

团圆饭后,孩子们就痴痴地等着大人们发红包压岁。“坐岁”,就是小孩在除夕夜虔诚地坐等天亮,老辈人说可为大人增寿。

等到正月初一,称“初一朝”,凌晨开大门燃放鞭炮。

一早,晚辈向长辈拜年,然后喝茶、吃糕点、粽子(“四角开”)、鸡蛋、糯米子糕、野艾果、米粉果等。

这天若遇人要互相称拜,说吉利话。

家中忌用剪刀,不能扫地,不朝门外倒水(家中备一大盆,废水装在盆中,称为“聚宝盆”)。大人嘱咐家中的男孩不要睡懒觉,出门去给长辈拜年。

“人熟礼不熟”“礼多人不怪”。正月来串门的都当客,泡杯热茶、敬支烟,捧出果籽盒,热情招呼。

正月期间的习俗

初二日,开始走亲访友,拜年送礼。

在婺源西南乡村,娘家兄弟侄孙要为外嫁的女儿送饼(一种黄黄的添丁饼,篮内放四个饼、五个鸡蛋、两筒索面、两包土果籽、一枝天竺叶),即使女儿当了祖母、太祖母,只要在世都要送。

这样做的意义在于:

一是识认亲情,说明娘家还人丁兴旺;

二是趁空闲走动一下,沟通信息,联络感情;

三是增添喜庆气氛。

七八十岁的老姑婆见侄孙上门送饼,激动地拿出自己最舍不得吃的东西,身体健康的还亲自下厨,或煎或蒸一碗鸡蛋,睁着昏花的老眼慈祥地看着侄孙吃下去。如路远或外嫁姐妹多,可初三、初四继续走亲。

初五日,商店请“财神”。期望新年生意兴隆,财源广进。初六要拜新年,外出谋生之人选此日出行,寓意一年顺顺利利。初七日谓“人日”,家拜祖先,给新婚亲朋“添丁”,送一对红烛、一对丁饼、一枝寓意吉祥的天竺叶。

十三日,灯节开始,县城和大的村庄晚间迎灯。十五日元宵节,晚间迎龙灯,闹花灯。十八日夜间为“满灯”,年节结束。

如今,因年轻人要外出打工,乡间多改为初三、初四、初五迎灯。婺源灯彩的精髓---板凳龙(又称“板龙灯”),有龙头龙尾、龙头虎尾、龙头鱼尾等形式,龙灯每板灯数量不一,各乡村有二、三、四、五盏之别,板上多为花篮灯或灯笼灯。

但起灯的地点多为神圣之地,如浙源察关村迎龙灯要在詹氏宗祠门口设香案,焚香祭拜龙头后才起灯;镇头游山村要在村头的九龙庙前的土坦上接灯、起灯,抬关帝、汪帝出庙看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