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黑河调水20年:居延海重现生机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黑河调水20年:居延海重现生机

引用
百度
10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1%85%E5%BB%B6%E6%B5%B7/5020339
2.
https://www.sohu.com/a/853555344_121956424/
3.
http://www.yrcc.gov.cn/xwdt/mtgz/202501/t20250110_439116.html
4.
https://www.hhu.edu.cn/2025/0104/c13748a297919/page.htm
5.
https://www.hjkx.ac.cn/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250215&flag=1
6.
https://www.cenews.com.cn/news.html?aid=1152908
7.
https://news.cctv.cn/2024/08/20/ARTIDBoC4F6Vn3WQLHXbI6cu240820.shtml
8.
https://www.ejnq.gov.cn/art/2024/9/24/art_1900_521209.html?xxgkhide=1
9.
https://www.zhangye.gov.cn/sdj/ztzl/sdwyfgkp/202402/t20240227_1190393.html
10.
http://www.bnujournal.com/article/doi/10.12202/j.0476-0301.2024194

2024年12月20日,随着水头抵达东居延海入湖口,我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又一次实现了干流冬季全线贯通。这一成就标志着东居延海已连续20年保持不干涸,成为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一大成功案例。

01

从干涸到重生:居延海的生态变迁

居延海,这个汉时称居延泽、唐时称居延海的古老湖泊,曾是我国西北地区的重要水源。它由发源于祁连山深处的黑河,经过800余公里的蜿蜒流淌,在巴丹吉林沙漠西北缘形成东、西两大湖泊。历史上,居延海不仅是穿越沙漠的重要通道,更是我国最早的农垦区之一。

然而,由于自然条件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居延海的生态环境在近现代遭受了严重破坏。自1961年起,东居延海多次干涸,到1992年更是彻底干涸,成为飞扬沙尘的发源地之一。这一生态危机不仅影响了当地生态环境,还对区域气候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02

科学调度:黑河调水的创新实践

为拯救居延海,我国自2000年开始实施黑河水量统一调度。这一工程以科学监测和精准调度为核心,通过一系列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实现了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在黑河流域,一条条全自动缆道横跨河面,搭载测速仪的“铅鱼”在5分钟内就能完成断面流量测算。这些现代化监测设备不仅解放了水文监测员的双手,更为水量调度提供了更科学准确的依据。

通过智能化水文监测网络,7个水文监测站24小时实时监测黑河流域的水情变化。这些数据被及时传输到黑河流域管理局,为制定科学合理的调水方案提供了重要参考。

03

生态恢复:居延海重现生机

在科学调度和持续补水的双重作用下,居延海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据统计,东居延海湿地环境明显改善,周边水生植物从之前的不足70公顷增加到现在的2000余公顷,林草面积恢复近7000公顷。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栖息鸟类已达90余种6万多只。

西居延海的水位和水面面积也得到有效保障,整个居延海区域重现生机,成为沙漠边缘的一颗生态明珠。

04

未来展望:机遇与挑战并存

尽管黑河调水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西北地区的水资源管理仍面临诸多挑战。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加剧,黑河流域可能面临枯水期概率增大的风险。此外,如何在保障生态用水的同时满足农业灌溉需求,也是未来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邓铭江带领研究团队在2024年11月对西北区域水网进行了全面考察,覆盖银川、贺兰山、阿拉善盟等重要区域,总行程达3400公里。这次考察不仅评估了当前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状况,更为未来水网规划和水资源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黑河调水工程的成功实践,为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管理和生态修复提供了宝贵经验。通过持续的科技创新和科学管理,我们有理由相信,居延海这颗沙漠明珠将继续闪耀,为区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