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肉苁蓉:从沙漠到餐桌的新商机
新疆肉苁蓉:从沙漠到餐桌的新商机
近日,国家正式将肉苁蓉列入食品和中药材双重属性目录,这一举措不仅拓宽了肉苁蓉的应用领域,还预示着庞大的消费市场即将被激活。作为肉苁蓉主产区,新疆的人工接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形成了环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准噶尔盆地沙区三个集中连片产区。随着肉苁蓉进入食品领域,产业链再现巨大商机,激发了当地企业抢抓机遇的热情。这不仅为新疆带来了新的经济效益,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天然健康的食品选择。
“沙漠人参”迎来新机遇
肉苁蓉,这种寄生于梭梭等植物根部的珍贵药用植物,因其显著的滋补作用被誉为“沙漠人参”。近年来,随着人工种植技术的发展和其被纳入食品领域,新疆肉苁蓉产业展现出巨大潜力。
新疆:全国最大的肉苁蓉产区
新疆是全国最大的肉苁蓉产区,种植面积超100万亩,年产量占全国80%,年产值约5亿元。在南疆的于田县,肉苁蓉产业更是蓬勃发展。据统计,全县已接种肉苁蓉18万亩,今年农民自主新种植2.3万亩。在新疆兵团第二师三十八团,肉苁蓉亩收入可达800-1000元,2023年产量达189.6吨。
产业链延伸,品牌建设提速
为推动肉苁蓉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疆正着力推进产业链延伸和品牌建设。在科研创新方面,北京大学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主任屠鹏飞教授等专家,与于田县签署合作协议,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于田县还成立了肉苁蓉产业发展联盟,整合各方资源,推动产业规范化发展。
生态经济双赢,沙漠变“聚宝盆”
肉苁蓉产业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还兼具防沙治沙的生态效益。在新疆兵团第二师三十八团,职工们通过种植梭梭接种肉苁蓉,既改善了沙漠生态,又获得了稳定收入。据统计,2023年该团肉苁蓉产量达189.6吨,预计今年产量将更高。
未来展望:从“追赶”到“领跑”
随着肉苁蓉被列入食品和中药材双重属性目录,新疆肉苁蓉产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下一步,新疆将重点推进精深加工,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技术创新;推进地理标志认证,打造知名品牌。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新疆肉苁蓉产业将从“追赶者”变成“领跑者”,为推动地方经济和生态保护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