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听力测试纳入高考英语,农村学生的录取率被大大拉低丨数据说话
当听力测试纳入高考英语,农村学生的录取率被大大拉低丨数据说话
AI划重点:全文约1774字,阅读需6分钟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英语听力测试纳入高考后,城乡录取差距被拉大了整整30%,导致5.4万名农村学生无法升入大学。研究发现,农村学生在英语考试中的排名整体下降了2个百分点,在整个高考成绩的平均排名下降了1.1个百分点。由于英语听力测试的引进,每年会有超过2万名农村学生因此丧失大学的入场券,相当于每年会有3000张“985”“211”大学的入场券被从农村学生手中转移到城市学生手中。
斯坦福大学李宏斌(Hongbin Li)等在最近发表于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上的一篇论文中,利用1999年到2003年全国高考考生数据,考察了高考引进听力考试后对城乡学生升学的影响。听力最早进入英语高考是在1999年,当时伴随着全球化、贸易的突飞猛进,教育部意识到了活学活用英语在劳动力市场上的重要性,要求各地区最晚于2003年推广实行。应该说,其初衷对提升总体的劳动力质量是好的,但因为资源差距,农村学生在听力测试中一直处于下风,而高考又是“一考定乾坤”,英语听力占到试卷分的20%,整个高考成绩的4%,因此客观上导致了拉大了城乡差距这一意外后果。
李宏斌等发现,引入听力考试后,农村学生在英语考试中的排名整体下降了2个百分点,在整个高考成绩的平均排名下降了1.1个百分点。因此,农村学生进入大学的机率,大概减少了2个百分点,相当于在大学录取的城乡差距中,有近30%是由英语高考听力测试带来的。
计算结果显示,在1999年到2003年间,超过5.4万农村学生因为引进英语听力,无法进入大学,若超出样本范围来推算,全国每年会有超过2万名农村学生因此丧失了大学的入场券。即便在考入大学的学生中,也有近1.1万名农村学生本应该进入精英大学,但因为英语听力测试的引进而无法实现。若推至全国,那就是每年会有3000张“985”“211”大学的入场券被从农村学生手中转移到城市学生手中。
来源:ENGLISH LANGUAGE REQUIREMENT AND EDUCATIONAL INEQUALITY: EVIDENCE FROM 16 MILLION COLLEGE APPLICANTS IN CHINA. By Hongbin Li,Lingsheng Meng, Kai Mu,Shaoda Wang
这不仅事关大学入场券,还有更重要的“钱”的问题。李宏斌和其他研究者曾在2012年研究发现,高中教育主要承担选拔角色,其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率很低,但一旦升入大学,教育的收入回报可达到40%。而另据贾瑞雪等2021年的测算,进入“985”“211”这种顶级大学又会额外带来40%的收入回报。以此为基础,作者测算,因为引进英语听力测试而没能进入大学的农村学生,他们的起薪因此减少了40%多,相当于每年有4.5亿元从农村学生手中转移到了城市。
因此,“在高考这个非常重要的教育选拔赛中,对英语语言的要求能在经济角度对公平产生重大影响,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该把这一点审慎考虑进去。”作者写到。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对未来总体收入损失的计算是保守的,因为只覆盖到了部分农村群体,即能进入大学但没进去,以及能进入“985”“211”但进了普通学校的农村学生,其他诸如本可进入二流大学但只能进入三流大学的等都没有涵盖在内。
几位作者还分析了城乡英语听力差距背后的原因。对于城市学生而言,无论是学校的师资还是硬件设备,他们能够享受的资源都要比农村更丰富;他们的家庭也更容易支付得起英语课外培训和相关学习资料。不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英语听力测试成绩的城乡差距背后,前者,也就是公共的投入,而不是家庭和个人的投入,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这进一步凸显了政策在弱化城乡差距上的重要性。
可能意识到了农村学生受到的冲击,2005年,在英语听力测试铺开之后,教育部又发表了一项新的政策,允许各个省份自己决定在以后的高考里,是保留还是废除英语听力测试。接下来十年,超过一半的省份最后废除了英语听力测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绝大部分省份都有高考英语听力测试,部分地区不纳入高考成绩总分,但近年来随着高考改革陆续推进,越来越多省份已经或计划在最近几年将英语听力测试成绩纳入高考成绩。
对于整个教育体系而言,引进英语的听力测试,似乎只是一个小小的变革,但对无数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而言,带来的却是学业和职场的重大转折,对教育和城乡公平更是影响深远。一个小小的变革即可“煽动”起如此大的“风暴”,诸如职教政策、“双减”和教培改革等重大的教育体系的变动,毫无疑问,值得更仔细、更审慎的斟酌、探索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