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年一遇!2024年冬至为何如此特殊?
128年一遇!2024年冬至为何如此特殊?
2024年12月21日17时20分34秒,这个精确的时间点标志着一个罕见的天文现象:128年来最早的冬至。上一次比今年更早的冬至,还要追溯到1896年,当时的时间是12月21日15时29分25秒。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背后涉及一个复杂的天文计算问题。原来,我们使用的公历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实际周期(回归年)之间存在微小的差异。一个回归年是365.2422天,而公历平均每年是365.25天(通过每4年一个闰年实现)。这种微小的差异导致了节气在公历中的时间逐渐提前。
浙江省天文学会科普讲师徐煜华解释说:“这与我们制定历法去匹配天体的周期运动的原则相关。当前所采用的公历中,每400年有97个闰年,闰年366天,平年365天,而回归年周期是365.2422天。这就导致平年时,冬至时刻逐年延后,而在闰年则会提前一天。”
这种时间上的微妙变化,不仅是一个数字游戏,更体现了人类对自然规律的精确把握。正如徐煜华所说:“接下来的数十年间,每四年都会发现冬至时刻比上一次要更提前,到2100年甚至会出现三百多年以来最早。”
这种特殊的冬至时刻,是否意味着天气会更冷?根据浙江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毛燕军的分析,今年12月以来(至19日),全省平均气温8.7℃,与常年同期持平,但相比去年同期(9.9℃)明显偏低。杭州8.4℃,虽然偏高0.5℃,也比去年的9.2℃明显偏低。
民间有谚语说:“冬至在月尾,春节冻死牛。”意思是如果冬至出现在农历十一月的最后几天,那么春节期间可能会特别寒冷。今年冬至是农历十一月廿一,确实属于“月尾”范围。毛燕军表示:“冬至在农历十一月下旬的话,这也意味着春节来得比较早,刚好处在一年当中最冷的时段,所以相对而言会比较寒冷。”
不过,专家也提醒我们,具体的天气情况还会受到大气环流变化的影响。虽然有谚语作为参考,但还是要关注最新的天气预报,做好防寒保暖准备。
这种罕见的天文现象,让我们再次感受到自然界的神奇与人类智慧的伟大。通过精确的天文计算,我们不仅能预测这种百年一遇的特殊时刻,还能将其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让古老的节气焕发新的科学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