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天龙山石窟:穿越千年的艺术瑰宝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天龙山石窟:穿越千年的艺术瑰宝

引用
中文国际
9
来源
1.
http://sx.chinadaily.com.cn/a/202409/20/WS66ed58b3a310a792b3abd3d8.html
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726465
3.
https://new.qq.com/rain/a/20241230A03QWW00
4.
https://www.whb.cn/commonDetail/961075
5.
http://www.sx.xinhuanet.com/20241231/0b5128e0e4454c1ca2346127bdfee2bb/c.html
6.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4%A9%E9%BE%99%E5%B1%B1/328773
7.
http://sino.newdu.com/m/view.php?aid=115410
8.
http://news.sxrb.com/GB/314061/10281175.html
9.
https://www.dhafund.cn/cms/skbh/300.html

天龙山石窟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是中国十大石窟之一,其历史可追溯至东魏时期。高欢在此修建避暑宫,并开始开凿石窟,历经北齐、隋、唐等多个朝代的不断扩建,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石窟群。这些石窟不仅展现了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的融合,还以其独特的造像风格被誉为“天龙山样式”。如今,天龙山石窟不仅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也是游客们欣赏古代艺术精华的好去处。

01

独具特色的艺术瑰宝

天龙山石窟开凿于东魏(534年-550年)至唐朝(618年-907年)年间,耗时近四百年。石窟的开凿与北朝高氏皇族、隋唐贵族有着密切关系,体现了我国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石窟艺术的辉煌成就。其造像汇集了中国佛教艺术的多种演变样式,展现了佛教中国化的艺术切面。

天龙山石窟以精美的石刻艺术和鲜明的地域风格闻名于世,在世界雕塑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唐代造像高雅柔和、雄健优美、飘逸多姿,世称“天龙山样式”,是同时期石窟造像艺术的杰出代表。此外,天龙山石窟的开凿与北朝高氏皇族、隋唐贵族有着密切关系,体现了我国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石窟艺术的辉煌成就。天龙山石窟还反映了我国石刻造像发展演进的过程,是佛教石窟逐渐中国本土化的重要节点。

02

悲惨的劫掠历史

清末民初,由于战争动乱,这些佛像几乎被世人遗忘,只有当地的居民知道其位置所在。终于等到再次现世,却又遭遇了一场浩劫。1908年,德国建筑师恩斯特・柏石曼来到这里,发现了这些刻满佛像、精美浮雕和壁画的宏伟石窟。此后,外国艺术史学家和收藏家都曾到访过这里,直到1921年,日本考古学家关野贞在日本《国华》杂志上发表了关于天龙山石窟的调查报告,自此天龙山石窟在世界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对天龙山石窟却是一场劫难。之后许多海外古董商、窃贼和走私犯纷至沓来。1924年至1925年间,这群盗贼为了牟利,勾结腐败的僧侣,将石窟精华洗劫殆尽,流亡海外。耗时近四百年开凿的天龙山石窟,短短一年间竟成为无头的石窟,再也找不出一尊完整造像。

日本古董商山中定次郎便是罪魁祸首之一,他在中国饱受战争之苦时,趁火打劫盗取佛首,随后把盗来的佛头“合法”地卖给了世界各地的收藏家和博物馆,散佚海外各处。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副院长贾晨表示,天龙山石窟240余尊造像被盗凿。基本所有佛首都被切除,有些佛身也不知所踪。目前在美国、日本、瑞士、意大利、荷兰、德国、法国、加拿大等地发现的大约160个佛像可以确定来自天龙山。

03

数字化复原:重现千年辉煌

2014年以来,中国和美国的科研人员一直在合作收集流失海外的佛首的数字信息,计划借助数字技术再现几百年前天龙山石窟的原貌。项目参与方太原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学术院长赵慧说:“数字复原可以为后人保留准确的历史文化记忆,让更多遭受屠戮的文化遗址得以重生。另外,这些数字复原模型也可以拉近人们与文物的距离,让更多人能够重访历史,重新了解文物的原始面貌。”

在石窟本体的数据收集过程中,第一步需要利用点云技术捕捉扫描对象的几何数据,也就是石窟的物理形状。随后需要捕捉纹理数据,即石窟的颜色和纹路,最后把两个数据再融合起来,才可以形成石窟的数字模型。然后,数字复原师将石窟原址的三维图像与流失海外的塑像的所有数据整合处理,建立精细的数字化模型,并将其还原到石窟里的佛身上。

赵慧说:“尽管我们有过类似经验,但数字化复原天龙山佛像对我们团队来说仍是一项艰巨的挑战。”他表示,由于当地是山区,给扫描设备通电成为了棘手的问题。而且石窟光线昏暗,导致纹理颜色也难以准确捕捉,需要做大量重复的工作。除此之外,石窟的规模巨大给前期的三维数据采集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太原理工大学从事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的张晓教授表示 ,3D扫描设备非常大,需要两个人才能抬起来,扫描必须在大约7至8米高的脚手架上进行。

“由于扫描设备必须保持静止,任何移动都会导致设备晃动。这就意味着我们经常要等上一段时间才能继续进行数字复原,”她表示,学生们经常在脚手架上一待就是一整天。数据收集完成后,复原团队必须核实芝加哥大学提供的碎片是否真的来自天龙山;如果是,还需确认具体位置。张晓补充说,在暴力破坏、偷盗和运输雕塑和浮雕的时候,很多塑像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她提到了目前现存于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的来自天龙山石窟第2窟的一块浮雕,这块浮雕就经历了“身份认证困难”。

“那种浮雕是一个薄片,直接凿下来会碎得很严重。国外博物馆收到碎片会自己进行修复,但由于不了解原貌,修完以后实际上和原来最初的样子有较大差距。诸如此类

04

文化遗产的新生

2021年,流失海外近一个世纪的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终于回归故里。这尊佛首肉髻低平,脸庞圆润,双目微闭,嘴唇微抿,笑意含蓄,环绕四周,不管你站在何处观望,佛首来脸上微启的笑容都不会逝去。此国、此城、此山、此窟,佛首的微笑再一次在天龙山绽放,那份笑容,抚慰着中华大地上百年的离殇之痛。

2024年,晋祠天龙山景区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进一步彰显了其文化价值。这一荣誉不仅体现了天龙山石窟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也反映了近年来景区在保护和管理方面的显著成效。通过数字化复原和实物回归的双重努力,天龙山石窟正在逐步恢复其昔日的辉煌,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天龙山石窟的保护和复原工作仍在继续。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更多流失海外的文物能够回归故土,让这颗世界雕塑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重新焕发光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