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裴秀《禹贡地域图》:中国古代地图科学的里程碑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裴秀《禹贡地域图》:中国古代地图科学的里程碑

引用
凤凰网
10
来源
1.
https://culture.ifeng.com/c/8aU7dDOnG08
2.
https://www.sohu.com/a/762857576_121636196
3.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748323
4.
https://new.qq.com/rain/a/20240709A04EMX00
5.
https://www.lifeweek.com.cn/article/83905
6.
http://www.kepu.gov.cn/expert/wangyusheng/2024-07/12/content_206973.html
7.
https://www.sanguosha.cn/hero-detail-504.html
8.
https://www.iflow.cn/static/chat?q=%E5%88%B6%E5%9B%BE%E4%B9%8B%E4%BD%93%E6%9C%89%E5%85%AD
9.
https://www.sinomaps.com/pub/html/zt/gywm/jtgk/our.html?aid=1536915533161971714
10.
https://m.zhangyue.com/readbook/11772128/12.html?p2=109093

公元267年,西晋地图学家裴秀向晋武帝提交了一套划时代的地图集——《禹贡地域图》,共包含18张地图。这套地图集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历史地图集,更标志着中国古代地图学进入了科学制图的新阶段。

裴秀(224-271年),字秀彦,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出身于魏晋名门望族。他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详细考证了九州的范围以及山脉、河流、湖泊、沼泽、平原、高原等地形地貌,并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探明了历代地理沿革和水陆交通情况。

《禹贡地域图》的最重大贡献在于裴秀提出的“制图六体”理论。这一理论包含了六个核心要素:

  1. 分率:即比例尺,用于反映面积、长宽之比例。裴秀采用“一分为十里,一寸为百里”的比例尺,相当于1:1800000。

  2. 准望:确定地貌、地物之间的相互方位关系,确保地图的方位准确性。

  3. 道里:测量两地之间道路的实际距离,为交通和军事提供重要参考。

  4. 高下:表示地形的相对高程,反映山地和平原的起伏变化。

  5. 方邪:描述地面坡度的起伏情况,对道路规划和工程建设至关重要。

  6. 迂直:解决实地高低起伏与图上距离的换算问题,确保地图的实用性和准确性。

裴秀认为,“制图六体”是相互联系的,在地图制作中极为重要。地图如果只有图形而没有“分率”,就无法进行实地和图上距离的比较和测量;如果按比例尺绘图,不考虑“准望”,那么在这一处的地图精度还可以,在其他地方就会有偏差;有了方位而无“道里”,就不知图上各居民地之间的远近,就如山海阻隔不能相通;有了距离,而不测“高下”,不知山的坡度大小,则径路之数必与远近之实相违,地图同样精度不高,不能应用。这六条原则的综合运用,正确地解决了地图比例尺、方位和距离之间的关系问题。

裴秀的“制图六体”理论,不仅是中国古代地图学的重要里程碑,也为后世的地图制作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支持。唐代贾耽、宋代沈括、元代朱思本和明代罗洪先等著名地图学家,都继承了“制图六体”的原则。这一理论直到明清时期都在被遵循,甚至在现代地图学中,除了经纬线和地球投影外,裴秀提出的要素几乎都得到了体现。

裴秀的成就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更在于他对科学精神的坚持。在绘制地图的过程中,他严谨求实,对于自己暂时确定不了的地名和地理信息,就“随事注列”,决不敷衍了事。这种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使他被誉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

遗憾的是,《禹贡地域图》的原图已经失传,今天我们只能通过裴秀为这套地图集所撰写的序言,了解其制图理论和方法。但即便如此,裴秀在中国地图学史上的地位依然无可撼动。他的工作不仅推动了中国古代地图学的发展,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数理科学的特色和优势。

在世界地图学史上,裴秀与古希腊著名地图学家托勒密齐名,是东西方制图学发展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们的工作,为人类认识世界、探索自然开辟了新的途径,也为后世的地理学研究和地图制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