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城建70年:从渔港小镇到自贸港核心城市
海口城建70年:从渔港小镇到自贸港核心城市
1953年,海口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渔港小镇,人口不足10万,基础设施薄弱。谁能想到,短短70年间,这里会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都市,不仅成为海南省的省会,更被赋予建设自由贸易港的重要使命。
从渔港到省会:历史的跨越
1950年4月23日,海口解放。同年5月1日,解放军部队奉中南军区命令,成立海口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海口市恢复建制。1956年,国务院将海口市划为广东省省辖市。这一时期,海口虽然仍是海南的政治、经济中心,但发展相对缓慢。
1988年4月1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关于设立海南省、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决议,海南建省,海口市成为海南省省会。这一历史性时刻,为海口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海口迎来新一轮开发热潮,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2002年10月16日,国务院批复旧海口市和县级琼山市合并,成立新的海口市。这次行政区划调整,不仅扩大了海口的地域范围,更为城市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城市建设:从滨海大道到江东新区
世纪大桥的建成,是海口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座全长1688米的大桥,不仅改善了城市交通,更成为海口的标志性建筑。滨海大道的改造升级,让海口的海岸线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2023年9月开工的海口海关封关运行保障项目,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项目位于海口江东新区云美大道,总建筑面积3.89万平方米,包括海口海关智慧监管业务技术用房、海南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等多个单体工程。该项目的建成,将为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提供重要支撑。
人才汇聚:打造自贸港核心引擎
2025年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的关键之年。为支撑自贸港建设,海南推出“1+3”人才工作文件,其中“1”指的是《海南自由贸易港人才荟萃之岛建设方案》,“3”指的是3个三年行动方案,涵盖人才建功自贸港、人才特派员助力自贸港建设、人才支撑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
根据规划,海南将重点聚焦“4+3+3”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和“五向图强”战略,以海口市、三亚市、儋州市为核心承载区,辐射带动全岛形成“三极引领、多园联动、全岛开放”的人才发展格局。自2018年4月以来,海南已累计引进各类人才85.1万名,为自贸港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
文化传承:骑楼老街焕发新生
在现代化进程中,海口没有忘记自己的文化根脉。2024年4月,海口骑楼建筑历史文化街区成功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这片位于海口市龙华区长堤路的骑楼建筑群,是国内现今保留规模最大、保存基本完好的骑楼建筑群,也是城市起源地之一和海外琼籍华侨的“乡愁”所在地。
近年来,海口市对骑楼老街进行渐进式保护利用,在维护和修复历史建筑的同时,不断更新旅游新场景、新业态,优化各类基础设施,丰富日常文艺活动,增加景区可参观面积,使其成为“本地人常到、外地人必到”的“文商旅”集合体。
从1953年到2023年,70年的时光见证了海口从一个渔港小镇到现代化都市的蜕变。如今的海口,不仅是一座充满活力的自贸港核心城市,更是一座承载着千年文化积淀的历史名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海口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