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秋冬养生,中医教你平衡阴阳防慢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秋冬养生,中医教你平衡阴阳防慢病

引用
澎湃
12
来源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200680
2.
https://m.sohu.com/a/815851481_121115818/?pvid=000115_3w_a
3.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24-09/20/content_26081778.htm
4.
https://news.southcn.com/node_67bba29b56/41d3e4504f.shtml
5.
http://szyyj.gd.gov.cn/zyyfw/ysbj/content/post_4588037.html
6.
https://www.jkhnpd.com/chinese_medicine/1042.html
7.
https://m.maigoo.com/goodbest/7808.html
8.
https://inews.hket.com/article/3872332/%E7%A7%8B%E6%94%B6%E5%86%AC%E8%97%8F%20%E9%99%B0%E9%99%BD%E4%BA%94%E8%A1%8C%E8%AB%87%E9%A4%8A%E7%94%9F
9.
http://szyyj.gd.gov.cn/zyyfw/ysbj/content/post_4617014.html
10.
https://www.cure.com.tw/remedy/
11.
https://www.xizang.gov.cn/xwzx_406/bmkx/202412/t20241212_451678.html
12.
https://www.bhatcm.com/science/584.html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加大,这个季节不仅是感冒、咳嗽等常见病的高发期,也是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容易加重的时期。中医认为,秋冬季节养生的关键在于平衡阴阳,尤其是要注重"养阴",以维持人体内外环境的和谐统一。

01

为什么秋冬需要养阴?

在中医理论中,四季的变化和昼夜的更替,是阴阳消长的体现。当季节由夏转秋,气候由酷热变得凉爽,再到冬季寒冷,这就是"阴长阳消"的过程。此时,阴气越来越旺盛于外,阳气会慢慢减退并藏于内。秋冬季节,让阴气站好自己的"岗",才能将藏在身体内的阳气"牢牢锁住"不向外耗散,才更有助于来年春季阳气的生发,从而使一整年的阴阳气血和畅。

02

秋冬养阴的具体方法

1. 饮食调养

秋冬季节需要适当吃些滋阴的食品,来养护阴津,维持体内的阴阳平衡。推荐食用以下几类食物:

  • 滋阴润肺的食物:如芝麻、牛奶、羊奶、糯米、蜂蜜、银耳、燕窝、薏米、菠菜、豆浆等
  • 润燥水果:如雪梨、甘蔗、雪莲果、龙眼、葡萄、大枣等
  • 温性肉类:如牛、羊、鸡等,可在秋末初冬季节适量食用

2. 中药调理

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可以选择适合的中药进行调理。例如:

  • 肺阴不足:可服用百合、麦冬、沙参等
  • 胃阴不足:可选择石斛、玉竹、麦冬等
  • 肾阴不足:可使用枸杞子、熟地黄、山茱萸等

3. 食疗方案

推荐几个适合秋冬季节的养生食疗方:

  • 山药百合粥:山药80克,鲜百合30克,粳米80克,加水煮至熟烂
  • 沙参玉竹煲猪蹄:沙参60克,玉竹60克,猪蹄750克,蜜枣4个,煲2小时
  • 栗子焖鸡:鸡1只,栗子200克,酱油、料酒、大葱段、生姜、油、盐适量

4. 生活调适

除了饮食和药物调理,合理的起居习惯也非常重要:

  • 注意保暖:早晚温差大时及时添衣
  • 适度运动: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温和运动
  • 调理情绪:保持乐观心态,避免负面情绪影响健康
03

慢性病患者特别注意事项

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来说,秋冬季节更需要重视养阴。中医认为"久病伤阴",许多慢性疾病都伴有阴虚表现。在调理时,应根据个人体质选择合适的中药和食疗方案。例如:

  • 体质偏寒者:可选用温性食物,如羊肉、牛肉等
  • 体质偏热者:应选择寒性食物,避免辛辣温热之物

总之,秋冬季节通过中医方法平衡阴阳,不仅能有效预防感冒等常见病,还能帮助慢性病患者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调理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用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