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神农尝百草:从古老传说走向现代科技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神农尝百草:从古老传说走向现代科技

引用
中国青年网
12
来源
1.
https://book.youth.cn/zx/202501/t20250117_15778573.htm
2.
http://paper.people.com.cn/fcyym/html/2024-09/27/content_26084592.htm
3.
https://m.douban.com/doulist/158233511/
4.
http://www.sxatcm.com/web/news_show.htm?contentId=14679&channlId=103
5.
https://www.capitalbio.com/news/651.html
6.
http://m.fsyxg.com/sys-nd/301.html
7.
http://hb.news.cn/20240531/4890206d178842668c637e6d6d821a2f/c.html
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A5%9E%E5%86%9C%E6%9C%AC%E8%8D%89%E7%BB%8F
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A3%9F%E8%97%A5%E5%90%8C%E6%BA%90
10.
https://li.httpcn.com/info/html/2024729/ILTBUYCQCQME.shtml
11.
https://bydrug.pharmcube.com/news/detail/0b000ca0b93450eae7f14146aa5d6150
12.
https://tcm.hunan.gov.cn/tcm/hdjl/jytabl/szxta/202501/t20250106_33555971.html

神农尝百草的故事,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神话传说之一。这位被誉为“炎帝”的上古帝王,为了寻找食物和药物,亲自遍尝百草,甚至一天内遭遇七十次毒害。他的这种无私奉献精神,不仅解决了当时人们的饥饿问题,更为中医药学的诞生开辟了先河。

01

《神农本草经》:中药学的开山之作

在神农尝百草的基础上,后人整理出了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这部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的经典著作,共记载了365种药物,与一年365天相契合,仿佛每日一味药,日积月累,便能深谙医术。

《神农本草经》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

  • “上药”120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久服不伤人,如人参、甘草、地黄等;
  • “中药”120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需斟酌使用,如百合、当归、麻黄等;
  • “下药”125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有毒性,不可久服,如大黄、乌头、甘遂等。

此外,该书还提出了“七情和合”理论,即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相杀,阐述了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同时,书中还记载了药物的“五味”(酸、咸、甘、苦、辛)和“四气”(寒、热、温、凉)理论,为后世中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02

古人的养生智慧

在古代,人们已经认识到养生的重要性。清代金兰生编著的《格言联璧》中提到:“求医药,不如养性情。”这与《周易》中“无妄之疾,勿药有喜”的观点不谋而合。古人认为,非因寒暑饮食所致之疾,保全真气,不必用药也会自然痊愈。

养生之道,首重养性。《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澹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强调善养生者应顺应自然,保持心态平和,情绪稳定。《小有经》更是提出了“十二少”养生法,即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认为这些是养生的根本所在。

除了养性,古人还注重饮食起居的调养。《素问·经脉别论》曰:“生病,起于过用。”强调情志、饮食、运动等方面失度,会破坏机体生理稳态,导致疾病。因此,古人主张“慎风寒,节饮食”,保持“中和”状态,调至“阴平阳秘”,以预防疾病。

03

现代科技助力中药创新

进入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传统中药正在焕发新的生机。中国工程院院士程京团队基于机器人、人工智能、类器官芯片等前沿技术,建立了“高通量分子本草海南药物创新研发工程中心”。该中心将运用AI技术驱动疾病分子信号通路标靶发现,通过超大规模中药基因表达实验数据挖掘,实现精准筛选和优化药物组分。

此前,程京团队已构建了中药组方精准筛选大模型,通过检测1200多种中药和食品提取物对人体9大系统疾病细胞模型的作用,积累了10亿级真实基因表达数据。这些数据经过AI深度学习,能够快速预测中药配伍组合的疗效,优化药物组分,大幅提升了中药新药的研发效率。

“高通量分子本草海南药物创新研发工程中心”的建立,将进一步集合全国优秀的海洋科研力量,促进顶尖团队协同创新,共同建立海南药物分子本草数据库,推动并形成海南创新药物开发的全链条。这不仅是对神农尝百草精神的传承,更是对传统中药学的创新与发展。

04

结语

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到《神农本草经》的问世,再到现代科技对传统中药的创新应用,中华民族在养生保健和疾病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不仅体现了古人对生命健康的深刻理解,更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在当今社会,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这种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