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六记食品安全管理调查:从供应商筛选到供应链挑战
麻六记食品安全管理调查:从供应商筛选到供应链挑战
2024年8月,麻六记因食品安全问题登上微博热搜。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发帖称,在麻六记酸辣粉中发现苍蝇,随后又有网友爆料称在产品中发现毛发、发霉等质量问题。面对这些指控,麻六记CEO安勇迅速在直播间发布产品质量声明,否认相关指控,并表示将依法追究造谣团体及个人的刑事责任。
这一事件不仅引发了公众对麻六记食品安全的关注,也暴露了这家快速崛起的餐饮企业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的潜在风险。
严把质量关:麻六记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作为汪小菲旗下的餐饮品牌,麻六记自2020年成立以来就备受关注。目前,麻六记在北京、上海和成都等地拥有14家门店,主打传统川菜,客单价在120至140元之间。除了线下餐饮业务,麻六记还积极发展线上零售市场,推出酸辣粉、辣酱等速食产品,单月销售额曾突破千万。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麻六记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
供应商严格筛选:麻六记在原材料采购环节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筛选,确保所有原材料的品质都符合国家标准。
生产加工标准化: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科学的工艺流程,对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实施严格的质量检测。
定期送检权威机构:为了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可靠,麻六记会定期将产品送至权威检测机构进行检验。
食品安全事件频发:麻六记的应对与挑战
尽管有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麻六记仍频频陷入食品安全争议。除了8月份的酸辣粉事件,黑猫投诉平台上还有118条关于麻六记的投诉记录,主要涉及产品存在异物、变质等问题。
面对这些投诉,麻六记的官方客服回应称:“食品安全问题我们是非常重视,我们每一款产品均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然而,消费者对这种标准化的回应并不买账,许多人在投诉平台上表示对麻六记的处理方式不满。
供应链管理:麻六记的机遇与风险
麻六记的主要产品如酸辣粉采用第三方代工生产模式,主要制造商是四川白家阿宽食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这种模式在降低成本、快速扩张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也带来了供应链管理的挑战。
数据显示,自2022年以来,麻六记的销售额增长迅速。2022年,麻六记向阿宽食品采购方便食品的金额为5034.51万元,2023年这一数字更是增长至1.74亿元,同比增长高达245.65%。
消费者评价:麻六记的口碑两极分化
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消费者对麻六记的评价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一方面,许多消费者对麻六记的食材新鲜度和菜品丰富度给予高度评价。一位网友写道:“食材很新鲜,菜品丰富的让人眼花缭乱,真的是火锅脑袋的福音。”
另一方面,也有不少消费者反映在麻六记的产品中发现异物、发霉等问题。一位消费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表示:“在食用麻六记酸辣粉时发现苍蝇,头部痕迹与粉条压装痕迹重合,明显是生产过程中就存在的问题。”
结语:食品安全是餐饮企业的生命线
对于麻六记来说,如何在快速扩张的同时确保食品安全,将是决定其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虽然麻六记已经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但近期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表明,这家餐饮企业仍需在供应链管理、生产监控等方面投入更多精力。
毕竟,对于餐饮企业而言,食品安全不仅是关乎品牌声誉的问题,更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