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山:从历史见证到“一带一路”新明珠
烟台山:从历史见证到“一带一路”新明珠
2024年12月,烟台入选“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影响力城市年度榜单”,并作为唯一的国内城市进行案例分享。这一荣誉不仅体现了烟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更彰显了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作为烟台市的发源地和历史见证者,烟台山承载着600多年的历史沧桑,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变迁,如今正以崭新的姿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
烟台山:一座城市的发源地
烟台山,这座海拔仅42.5米的小山丘,却是烟台市的标志性景区和历史发源地。早在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为防御倭寇侵扰,在此设立了烽烟台,白天以狼烟、夜晚以火光报警,烟台山因此得名。烟台市也由此得名。1861年,根据中英、中法签订的不平等《天津条约》,烟台被辟为通商口岸,成为中国北方最早开埠的城市之一和山东省最早的通商口岸。随后,英、美、法、德、日等17个国家相继在烟台山及其周围建立了领事馆、洋行等办事机构,形成了规模庞大的近代建筑群体。
烟台山景区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拥有冰心纪念馆、烟台灯塔等著名景点。景区内保存完好的近代建筑群,不仅是亚洲现存最大的近代领事馆建筑群,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的见证。这些建筑风格各异,既有西式建筑,也有中式和中西合璧的风格,堪称近代建筑的宝库。
烟台山与福州开埠:历史的巧合与联系
有趣的是,在福州也有一座名为烟台山的地标。福州烟台山位于闽江下游,自古就是东南沿海的重要海港。1844年,福州正式开埠,成为五个通商口岸中开埠最晚的城市。1861年,闽海关成立,仓前山(烟台山)成为各国领事馆区,英、法、美等17个国家相继在此设立领事馆。福州烟台山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时刻,也成为了福州城市发展的见证者。
烟台山与福州烟台山,虽然相隔千里,却在历史的长河中扮演了相似的角色。它们都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时刻,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屈辱与抗争,也见证了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进程。
烟台:新时代的“海上丝绸之路”明珠
近年来,烟台市高度重视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编制《蓬莱水城及蓬莱阁保护规划》,推动北庄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高质量推进海丝遗产点环境整治、展示提升、监测管理等领域工作,文物保护水平显著提高。大力推动海丝文化交流互鉴,举办登州港与中韩交流、第十五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戚继光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活动,挖掘整理八仙、妈祖等文化脉络,与央视合作拍摄专题片,海丝文化价值的公众认知程度、传播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烟台古今交融、宜古宜今,不断奏响新时代文化最强音。特别是今年以来日出演唱会、中国电影导演之夜、红酒海岸艺术展演等系列活动出圈出彩,彰显着城市深厚文化底蕴和万亿之城向上生长力。海上丝绸之路是前景光明的发展之路,是开放合作的共赢之路。接下来,烟台将秉承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加强海丝遗产系统保护,用好蓬莱阁、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等载体,抢抓长岛海上丝绸之路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机遇,探索与“海丝之路”沿线城市共同打造推出区域性、主题性优质旅游产品,广泛开展文化节会、艺术演出、主题展览、对话交流等文化活动,共同谱写海上丝绸之路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