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新能源产业:从“锂都”到全球产业高地
宜春新能源产业:从“锂都”到全球产业高地
在江西宜春,一座座现代化的锂电工厂正繁忙运转,自动化生产线上机械臂灵活操作,一块块锂电池从这里下线,销往全球。作为中国锂资源的重要产地,宜春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崛起为全球锂电新能源产业的重要聚集地。
产业布局:打造完整锂电产业链
宜春的锂电新能源产业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布局。从上游的锂矿资源开采,到中游的锂盐、正极材料生产,再到下游的电池制造和储能系统集成,各个环节紧密衔接,产业集群效应日益凸显。
在产业链上游,宜春拥有丰富的锂矿资源,特别是锂云母矿储量居全国首位。当地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不断优化锂云母提锂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例如,江理锂电产业研究院研发的第四代锂云母提锂技术,能耗较传统方法降低50%,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中游环节,宜春聚集了多家行业领先的锂盐和正极材料生产企业。江西升华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新型高压实磷酸铁锂项目已投产,产品合格率达99.8%。科陆储能技术有限公司则建成了国内首个锂电储能5G数字化工厂,实现“一键生产”。
下游应用方面,宜春吸引了多家知名电池企业和储能系统集成商落户。其中,宁德时代与江西升华新材料有限公司达成磷酸铁锂长期协议订单,全年工业产值将达40多亿元。鹿文科技的储能电池预制仓订单已排到2025年底,工厂正在满负荷生产。
政策支持: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宜春市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发展,将其列为十大重点产业链之一,并成立专门的产业链链长制工作专班,由副市长龚法生担任链长,市工信局牵头负责。
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宜春市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一方面,通过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江西省科技厅积极支持锂电新能源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打造创新平台,培育科技型企业。另一方面,推进数字化转型,鼓励企业建设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目前,多家企业在建厂之初就具备较高的智能化、数字化水平,并持续进行数字化迭代升级。
经济贡献:引领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宜春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当地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23年,宜春市GDP达3467.48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占比最高,达到49%。而新能源产业的贡献不容忽视,特别是锂电产业的迅猛发展,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带动了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
未来展望:打造全球锂电产业高地
宜春市已制定清晰的发展规划。到2025年,宜春市锂电新能源产业聚集示范区将基本形成,碳酸锂产能将达到50万吨,锂电池生产能力将达到140GWh。随着产业链的逐渐完备与上下游的有效协作,宜春将力争到了2030年,碳酸锂的产能提升至70万吨,锂电池产能提升至220GWh,成为国内重要的锂电池和锂盐生产基地。
为实现这一目标,宜春市正积极进行产业链招商。截至目前,招商小分队已收集整理了87家重点企业的相关情况,为后续招商提供了切实的数据支持。同时,宜春市还积极与知名企业对接,争取光伏电站、特种电动车辆等项目的落地,为锂电产业链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在环保方面,宜春市也走在前列。市发改委积极推动锂冶炼剩余物的综合利用,发布《公路路基工程利用锂渣技术规范(试行)》,探索锂冶炼剩余物在路面基层的应用技术,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宜春,这座千年古城正在以新能源产业为新引擎,焕发着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随着全球能源转型步伐加快,宜春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全球锂电产业的重要中心,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