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封神第一部》特效揭秘:乌尔善导演的视觉盛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封神第一部》特效揭秘:乌尔善导演的视觉盛宴

引用
腾讯
12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1218A04C5700
2.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23A01N2H00
3.
http://yingshi.china.com.cn/web/chanyeyuan/dengguang/detail2_2024_03/06/4338760.html
4.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6451496/
5.
https://new.qq.com/rain/a/20241118A02Y0K00
6.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QAOANT05568V7Z.html
7.
http://www.cpsc-lab.com/news/1517.html
8.
https://www.haigui.tv/news-21658/
9.
https://www.nipponpaint.com.cn/product/1232
10.
http://www.huierp.com/xingyedongtai/3604.html
11.
https://m.yule.360.com/content/3884993
1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0%81%E7%A5%9E%E7%AC%AC%E4%B8%80%E9%83%A8%EF%BC%9A%E6%9C%9D%E6%AD%8C%E9%A3%8E%E4%BA%91

《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作为中国电影史上首部采用三部连拍模式的史诗巨制,其特效制作的规模和难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全片2300多个镜头中,视效镜头多达1700多个,每一帧都凝聚着幕后团队的心血与智慧。本文将为你揭秘这部视觉盛宴背后的特效魔法。

01

为封神而生的特效团队:魅思映像

为了打造这部史诗巨制,导演乌尔善在2017年专门成立了魅思映像公司。这是一支为《封神三部曲》量身打造的特效团队,成员来自世界各地,包括中国的概念设计工作室(如四季的末那众合工作室、徐天华的天何言工作室),以及美国的视效制片人和软件工程师。这种跨国界的团队配置,确保了从概念设计到最终成片的全流程把控。

02

精湛特效技术解析

劫法场:实景与CGI的完美融合

劫法场是影片中最震撼人心的场景之一。为了呈现这一幕,特效团队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首先是在外景地搭建了朝歌城法场,由数百名群众演员扮演围观群众。实拍完成后,视效团队对场景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城墙被替换为CG数字资产,空中添加了阴霾的乌云,营造出压抑的气氛。通过集群动画技术,法场的人群变得更加生动,仿佛真的有成千上万的百姓在围观。

雷震子:数字生物的巅峰之作

雷震子是《封神》系列中最复杂的数字角色之一。为了创造这个神话生物,特效团队为其设计了71块骨骼、184块软组织模型和70条筋腱。从最初的草图到最终的成像,雷震子的制作过程堪称数字生物特效的教科书。他的每一次展翅、每一次奔跑,都需要经过精细的动画处理和物理模拟,确保动作既符合生物学原理,又不失神话色彩。

申公豹飞头术:突破性的视觉呈现

申公豹的飞头术是《封神演义》中最著名的场景之一。为了呈现这一神奇法术,特效团队设计了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长镜头:申公豹的头颅围绕商王殷寿360度旋转。这个镜头需要演员夏雨分三次拍摄完成:头部、脖子以下的身体、全身。最终,通过精密的后期合成和特效处理,这个令人惊叹的视觉奇观得以完美呈现。

03

创新与挑战

《封神第一部》的特效制作不仅体现在单个场景的精良制作上,更在于其开创性的制作模式。影片采用三部连拍的方式,拍摄周期长达一年半。这种模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工作量不是简单的三倍增长,而是呈几何级数上升。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剧组在摄影棚内搭建了专用的灯光桁架系统,避免了现场频繁移动灯具的麻烦。在拍摄大型战争场面时,还创新性地使用挖掘机改装移动蓝幕,解决了蓝幕长度和高度的问题。

04

结语:中国电影工业的新里程碑

《封神第一部》的特效制作不仅展现了中国电影工业的最高水平,更为未来的大片制作提供了宝贵经验。通过国际化的团队合作、先进的技术应用和严谨的制作流程,这部电影证明了中国电影人有能力打造出比肩好莱坞的视觉盛宴。正如视效总监道格拉斯·汉斯·史密斯所说:“《封神》三部曲在视效方面的工作量超级大且难度顶级。”但正是这种挑战,推动着中国电影工业不断向前发展,迈向新的高度。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