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艺术大师:十五个徐悲鸿的生平要点
认识艺术大师:十五个徐悲鸿的生平要点
徐悲鸿是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之一,他的艺术成就和教育理念对中国近现代美术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早年的贫困生活到成为享誉国际的艺术大师,徐悲鸿的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这位艺术巨匠的生平和成就。
1. 徐悲鸿的早年生活
徐悲鸿1895年出生于江苏宜兴,是家中长子。他的父亲徐达章是一位村塾教师兼画师,在父亲的指导下,徐悲鸿自幼学习四书五经,并对绘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每天临摹清末时事插图画家吴友如和清末画家任伯年的作品,同时也喜欢描绘身边的人物。
徐悲鸿的童年除了读书习画外,还帮助家里下田耕种。家乡经历连年水灾后,他与父亲不得不外出到邻近各县卖字画以维持生计。1912年,因父亲病重,徐悲鸿回到家乡,在宜兴初级女子师范、始齐小学及彭城中学担任美术教师。随着父亲和第一个儿子的相继离世,徐悲鸿深感世态炎凉,遂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悲鸿",寓意悲伤的鸿雁。
2. 艺术创作特点
徐悲鸿的创作领域广泛,涵盖了人像、历史故实、动物、山水等多个方面。他从小就喜欢将所见的一切自然形象入画,尤其是动物。在他的笔下,马、牛、鸡、鹰、狮子等动物常常出现,这些作品往往寄托着深刻的寓意。
1935年,徐悲鸿与时任教于中央大学的张大千带领学生赴黄山写生,此后足迹遍及漓江、喜马拉雅山等地。他的山水画多以这些地方的景色为素材,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3. 艺术教育理念
徐悲鸿归国后积极投身艺术教育事业,先后在南国艺术学院、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等校任教。他提倡以素描写生作为绘画的基础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创造力。
在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期间,徐悲鸿采用学年、年级和学分制,开设素描、油画、中国画、理论课、泥塑等选修及必修课程,并结合课堂教学与画室制的教学模式。他重视学生的兴趣发展,同时确保他们得到悉心的指导。此外,他还注重师资队伍建设,聘请黄君璧教授山水画,傅抱石教授画论及美术史。
4. 提拔人才与艺术交流
徐悲鸿积极提拔和培养艺术人才,为许多有才华但家境贫困的艺术家提供帮助。例如,他通过江西省主席熊式辉的帮助,为傅抱石争取到赴日本留学的资金;他还解决了吴作人留学法国的旅费问题。
在国际艺术交流方面,徐悲鸿做出了重要贡献。1933年,他组织了"中国近代绘画展览",将张大千、齐白石等中国画家的作品带到巴黎展出,引起了强烈反响。随后,该展览移师比利时、米兰、莫斯科等地,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艺术在国际上的传播。
5. 艺术主张与创新
徐悲鸿精通中国水墨画、书法、油画、水彩、素描等多种艺术形式。1919年,他赴巴黎留学,在朱利安画院学习素描,后考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在法国期间,他先后师从院长弗拉芒格和法国学院派绘画大师达仰,系统学习西画技法。
留学期间,徐悲鸿经常参观欧洲各地的美术馆和博物馆,饱览古今名家杰作,比较各画派的优劣。他深受现实主义画派的影响,提出了"国画改革"的主张,主张摒弃传统临摹古画的学习方式,提倡以实物为摹本作画,追求"形韵兼备"的艺术效果。
1923年,徐悲鸿的油画作品《老妇》在法国国家美术展览会展出,1927年,该展览会展出了他送选的九幅作品。此后,他多次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柏林、法兰克福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向国际展示其中西交融的艺术风格。
6. 重要人际关系
徐悲鸿与多位艺术家和文化名士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与张道藩、常玉、谢寿康、刘纪文、邵洵美等留学生结成"天狗会",尽管各会员的专业领域不同,但他们经常聚在一起研讨中外文学艺术,谈论国家前景。
徐悲鸿与齐白石的友谊尤为著名。齐白石定居北平时,因其独特的画风而被艺坛疏远,但徐悲鸿却非常欣赏他的艺术,经常购买其作品。徐悲鸿不仅邀请齐白石出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教授,还亲自为齐白石出版画集撰写序言。齐白石也多次在诗句中提及这段友谊,如"我法何辞万口骂,江南倾胆独徐君"。
7. 抗战时期的贡献
1938年,徐悲鸿往来于重庆与桂林之间,开始策划出国举行募款抗日展览。他与海外侨领建立了联系,并为他们创作画作。例如,1938年创作的《三鸭图》就是赠送给新加坡侨领陈振贤的,陈振贤也是徐悲鸿1939年星洲筹赈会的筹备委员之一。
此后几年,徐悲鸿继续在新加坡、吉隆坡、槟榔屿等地举办画展,将收入捐献给中国难民。这一时期,他与黄孟圭、黄曼士、何光耀等人的友谊也日益深厚。徐悲鸿称黄氏兄弟为"生平第一知己",并拜他们为"大哥、二哥"。
8. 个人情感经历
徐悲鸿一生有三段为人所知的感情经历。在上海期间,他与同乡蒋碧薇产生情愫,两人不顾家庭反对,私奔日本。徐悲鸿留学巴黎时,蒋碧薇也随行,两人育有一子一女。1930年代初,徐悲鸿与学生孙多慈相恋,并于1938年宣布与蒋碧薇脱离关系。但由于孙父的反对,两人最终分手。1945年,徐悲鸿与蒋碧薇正式离婚。
徐悲鸿的最后一任妻子是时任中国美术院图书管理员的廖静文。在与廖静文的交往中,徐悲鸿创作了多幅以女性为主题的画作,展现了他对现代女性形象的深刻理解。
9. 艺术收藏
徐悲鸿是一位杰出的艺术收藏家,尤其对任伯年和齐白石的作品情有独钟。他曾评价任伯年的写意画达到了极致。徐悲鸿的收藏涵盖了各个年代的书画作品。抗战期间,他在香港办画展时购得《八十七神仙卷》,并将其视为生命般珍贵,亲自钤上"悲鸿生命"的印章。
徐悲鸿去世后,他收藏的过千件名家书画作品均捐赠给了国家,为中国美术事业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徐悲鸿的一生充满了艺术追求与创新精神,他的艺术成就和教育理念对中国近现代美术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更是一位伟大的艺术教育家和文化传承者,为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