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北京17种蛇大揭秘:你认识几种?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北京17种蛇大揭秘:你认识几种?

引用
搜狐
8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52468369_160975
2.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23A08AQC00
3.
https://www.cas.cn/cm/202412/t20241230_5043740.shtml
4.
https://m.bjnews.com.cn/detail/1737771135129765.html
5.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1-07/doc-ineecwex8031920.shtml
6.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068835
7.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6558288/
8.
https://xinwen.bjd.com.cn/content/s6793754ae4b08edd28f43fbe.html

北京地区分布着多达17种蛇类,这一数字可能让很多人感到惊讶。这些蛇类中,有13种是无毒蛇,4种是有毒蛇。它们广泛分布于北京的山区、平原和水域,展现了惊人的生物多样性。

01

无毒蛇类

乌梢蛇

乌梢蛇是一种中大型游蛇,成体体长超过1.5米。幼体体色褐黄色,自颈后至尾尖有数条贯穿的黑色直纹。成体体色黑褐色或灰褐绿色。体细长且眼大,体背正中有隆起的脊。乌梢蛇栖息于植被较好的低山区,在近水源及溪流处活动。每年5月上旬出蛰,日间或晨昏活动,在近水的草丛或灌木丛中捕食各种蛙类及蟾蜍。

黑背白环蛇

黑背白环蛇是一种小型游蛇,体长一般不超过50cm。头颈部区分明显,体圆形且纤细。成体体色黑白相间,幼体为乳黄及黑相间。黑背白环蛇点状分布于中海拔山区,多在林缘及近水的地区分布。这是一种严格的夜行性蛇类,偶有晨昏活动的情况。以小型蜥蜴类如滑蜥或壁虎的幼体为食,也吃林蛙和大蟾蜍的幼体,间以小型的环节动物或节肢动物为食。

赤链蛇

赤链蛇是一种中体型的游蛇,但在密云的山区可能会表现出体长不足1米的小体型个体。身体匀称且壮实,头扁且头颈明显。体背花纹为明亮的红黑相间色。赤链蛇分布于近低山的平原和中低山区,并不完全依赖近水源生境生活。赤链蛇往往被发现于山地林缘地区,且有较强的夜行性,偶尔晨昏活动。以山间的各种小型动物,如林蛙蟾蜍、啮齿类、石龙子及蜥蜴,啮齿动物,甚至中等体型的节肢动物为食。

刘氏白环蛇

刘氏白环蛇是一种小型的游蛇,其体长往往不超过50cm。头颈部区分明显,体圆形且纤细。成体体色红黑相间,幼体体色为橘黄及黑相间。刘氏白环蛇是北京地区最新记录的蛇类物种,是其目前的物种分布最北限。目前仅知其分布于近水的中海拔林缘山区,以林蛙或蟾蜍的幼体及小型蜥蜴类的幼体为食。

黄脊游蛇

黄脊游蛇是一种小体型的游蛇。体形细长,体长不超过1米。眼大且头颈区分明显,瞳孔为圆形,体背为棕褐色或灰褐色,体背正中有一条自顶鳞延伸至尾尖的明黄白色饰纹。黄脊游蛇是一种栖息于多石山地及灌丛的蛇类,行动迅速敏捷,为日行性蛇类。黄脊游蛇的主要食物是各种日行性的蜥蜴类动物,包括麻蜥及晨昏活动的石龙子。在麻蜥活跃的晴朗日间,黄脊游蛇亦较为活跃。相较其他捕食蛙类的蛇类,黄脊游蛇的生境更为远离水源。

团花锦蛇

团花锦蛇是一种中等体型的游蛇类,体长约1m。体粗壮且有力,头颈区分明显,瞳孔为圆形,鳞片起棱。体色为浅灰色,体背正中有一列深灰色或深灰褐色的圆斑,体侧两侧在接近腹鳞的背鳞上有一列稍小的,与体背圆斑颜色相同的深灰色圆斑。团花锦蛇锦蛇是一种分布于干燥多石山地的蛇类,在长城遗迹等多石生境中常见,但在其他近水生境中少见。团花锦蛇以各种小型鸟类,如雀形目动物及其雏鸟为食,亦捕食小型哺乳类动物,是一种日间活动的蛇类。其花纹与短尾蝮近似,在遇蛇的瞬间较难以辨认二者的区别。

赤峰锦蛇

赤峰锦蛇是一种中大体型的蛇类,成年个体体长通常超过1米,体粗壮,身体前半段体背灰褐、灰黑或棕黑色,身体后半段呈黑黄相间的“虎纹”状斑纹。赤峰锦蛇是一种幼体与成体不同花纹的蛇类,幼体体色为棕褐色,体背有明显的黑色横纹,成体后体色逐渐变为黑黄相间的“虎纹”状斑纹。赤峰锦蛇分布于中低海拔的浅山地区,是一种典型的日行性蛇类,主要以小型哺乳动物、鸟类及鸟卵为食,亦捕食蜥蜴及大型的节肢动物。

王锦蛇

王锦蛇是一种大型的游蛇,体长可达2米以上。体色为棕褐色或灰褐色,体背有明显的黑色横纹。王锦蛇分布于中低海拔的山区及平原地区,是一种典型的日行性蛇类,主要以小型哺乳动物、鸟类及鸟卵为食,亦捕食蜥蜴及大型的节肢动物。

白条锦蛇

白条锦蛇是一种中大型的游蛇,体长可达1.5米以上。体色为棕褐色或灰褐色,体背有明显的白色横纹。白条锦蛇分布于中低海拔的山区及平原地区,是一种典型的日行性蛇类,主要以小型哺乳动物、鸟类及鸟卵为食,亦捕食蜥蜴及大型的节肢动物。

黑眉锦蛇

黑眉锦蛇是一种中大型的游蛇,体长可达1.5米以上。体色为棕褐色或灰褐色,体背有明显的黑色横纹,头部有明显的黑色眉纹。黑眉锦蛇分布于中低海拔的山区及平原地区,是一种典型的日行性蛇类,主要以小型哺乳动物、鸟类及鸟卵为食,亦捕食蜥蜴及大型的节肢动物。

玉斑丽蛇

玉斑丽蛇是一种中型的游蛇,体长可达1米以上。体色为棕褐色或灰褐色,体背有明显的白色或黄色斑点。玉斑丽蛇分布于中低海拔的山区及平原地区,是一种典型的日行性蛇类,主要以小型哺乳动物、鸟类及鸟卵为食,亦捕食蜥蜴及大型的节肢动物。

红纹滞卵蛇

红纹滞卵蛇是一种小型的游蛇,体长一般不超过50cm。体色为棕褐色或灰褐色,体背有明显的红色横纹。红纹滞卵蛇分布于中低海拔的山区及平原地区,是一种典型的日行性蛇类,主要以小型哺乳动物、鸟类及鸟卵为食,亦捕食蜥蜴及大型的节肢动物。

黑头剑蛇

黑头剑蛇是一种小型的游蛇,体长一般不超过50cm。头颈部区分明显,体圆形且纤细。成体体色黑白相间,幼体为乳黄及黑相间。黑头剑蛇点状分布于中海拔山区,多在林缘及近水的地区分布。黑头剑蛇是一种严格的夜行性蛇类,偶有晨昏活动的情况。以小型蜥蜴类如滑蜥或壁虎的幼体为食,也吃林蛙和大蟾蜍的幼体,间以小型的环节动物或节肢动物为食。

02

有毒蛇类

短尾蝮

短尾蝮是一种小型的毒蛇,体长一般不超过50cm。头颈部区分明显,体圆形且纤细。成体体色黑白相间,幼体为乳黄及黑相间。短尾蝮点状分布于中海拔山区,多在林缘及近水的地区分布。短尾蝮是一种严格的夜行性蛇类,偶有晨昏活动的情况。以小型蜥蜴类如滑蜥或壁虎的幼体为食,也吃林蛙和大蟾蜍的幼体,间以小型的环节动物或节肢动物为食。

华北蝮

华北蝮是一种中型的毒蛇,体长可达1米以上。体色为棕褐色或灰褐色,体背有明显的黑色横纹,头部有明显的黑色眉纹。华北蝮分布于中低海拔的山区及平原地区,是一种典型的日行性蛇类,主要以小型哺乳动物、鸟类及鸟卵为食,亦捕食蜥蜴及大型的节肢动物。

西伯利亚蝮

西伯利亚蝮是一种中型的毒蛇,体长可达1米以上。体色为棕褐色或灰褐色,体背有明显的黑色横纹,头部有明显的黑色眉纹。西伯利亚蝮分布于中低海拔的山区及平原地区,是一种典型的日行性蛇类,主要以小型哺乳动物、鸟类及鸟卵为食,亦捕食蜥蜴及大型的节肢动物。

虎斑颈槽蛇

虎斑颈槽蛇是一种中型的毒蛇,体长可达1米以上。体色为棕褐色或灰褐色,体背有明显的黑色横纹,头部有明显的黑色眉纹。虎斑颈槽蛇分布于中低海拔的山区及平原地区,是一种典型的日行性蛇类,主要以小型哺乳动物、鸟类及鸟卵为食,亦捕食蜥蜴及大型的节肢动物。

03

遇到蛇类怎么办?

虽然北京地区的大多数蛇类都是无毒的,但遇到蛇类时仍需谨慎。以下是一些安全观察和应对的建议:

  1. 保持距离:野外遇到蛇,直接远离不去惊扰。观察蛇类,尽量保持一米以上安全距离,切勿上手抓取蛇类!

  2. 不要触碰:所有蛇类都有攻击性都有风险,非专业人员轻易不要尝试触碰。

  3. 及时就医:一旦被咬伤,及时送医。被普通银环蛇咬伤的治疗,一般需要2~4支抗银环蛇毒血清。要是被素贞环蛇咬伤,情况危急时,只注射足量的抗银环蛇毒血清不一定能产生效果,还需迅速使用呼吸机辅助治疗。

通过了解这些蛇类的基本信息,我们不仅能更好地保护自然生态,还能避免不必要的惊扰和伤害。记住,蛇类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帮助控制害虫数量,维持生态平衡。因此,当我们遇到蛇类时,应该保持冷静和尊重,给予它们足够的空间和保护。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