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弯:不仅需要治疗,更需要关爱
脊柱侧弯:不仅需要治疗,更需要关爱
近年来,脊柱侧弯已成为继肥胖、近视之后,我国儿童青少年的第三大高发疾病。据统计,我国中小学生脊柱侧弯人数已超过500万,并以每年30万的速度递增。更令人担忧的是,脊柱侧弯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脊柱侧弯的心理影响
脊柱侧弯会导致外观畸形,如驼背、肩背部不平、胸廓畸形等,这些外在变化往往成为同龄人嘲笑的对象,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羞涩和自卑感,严重影响自信心和社交活动。此外,脊柱侧弯还可能影响身高发育,进一步加剧患者的自卑心理。
家庭支持的重要性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对脊柱侧弯患者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前国家艺术体操冠军陈XX因脊柱侧弯不得不退役,但在家人的支持下,她选择了手术治疗。手术不仅改变了她的脊柱外观,更重要的是让她重获自信。如今,她有了幸福的家庭,还开办了自己的艺术体操学校,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
学校和社会的责任
学校和社会也应该为脊柱侧弯青少年提供支持。全国政协委员杨扬建议落实校内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通过体育运动促进心理健康。体育锻炼不仅能缓解压力和焦虑,还能增强自信心、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学校和家庭应协同构建青少年心理健康保护屏障,定期进行心理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并干预心理问题。
专业干预和自我调适
对于脊柱侧弯患者来说,及时的专业干预至关重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骨科主任海涌教授带领的团队,每年完成各类脊柱侧弯矫形手术100余台,帮助众多患者重获健康。同时,患者自身也需要通过正确的坐姿、站姿和睡姿,以及适当的体育锻炼来预防和改善脊柱侧弯。游泳、平板支撑、吊单杠等运动有助于增强脊柱稳定性,减少侧弯风险。
具体建议
家庭:家长要定期检查孩子的脊背,发现异常及时就医;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学校:增加课间活动时间,鼓励学生参与体育锻炼;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社会:建立专业的脊柱侧弯诊治团队,提供系统治疗方案;加强脊柱侧弯防治知识的普及,提高公众认知。
患者自身: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和睡姿;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加强背部核心肌力锻炼;定期进行脊柱检查。
脊柱侧弯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它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患者自身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让我们携手为脊柱侧弯青少年创造一个更加包容、理解和支持的环境,帮助他们重获自信,拥抱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