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必看:科学营养搭配指南
高血压患者必看:科学营养搭配指南
2024年8月发布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显示,我国高血压的定义为:在未使用降压药的情况下,诊室血压≥140/90 mmHg;或家庭血压≥135/85 mmHg;或24h动态血压≥130/80 mmHg,白天血压≥135/85 mmHg,夜间血压≥120/70 mmHg。据统计,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超过2.45亿,且每年新增患者约1000万。面对这一严峻形势,科学合理的饮食管理成为控制血压的关键环节。
饮食原则:奠定健康基石
低盐低脂饮食:高盐饮食会增加水钠潴留,导致外周血管阻力增大,从而引起血压升高。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正常人群每日食盐量应控制在6-8克,而高血压患者则需进一步限制至4克以下。同时,过多的油脂摄入会引发心血管病变,增加高血压并发症的风险。建议每天食用油摄入量不超过25克。
控制总热量,维持健康体重: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通过合理饮食和规律运动维持正常体重,可以有效控制血压。建议将BMI控制在18.5-23.9之间。
增加钾、钙等矿物质摄入:钾有降低血压的作用,保护心血管。富含钾的食物包括土豆、茄子、海带、生菜等。钙对血压也有调节作用,可多食用牛奶、酸奶、虾皮等高钙食物。
限制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应减少动物内脏、肥肉、奶油等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避免食用含反式脂肪的食品,如烘焙食品和部分油炸食品。
适量补充优质蛋白质:蛋白质是身体必需的营养素,但应选择低脂肪的优质蛋白来源。如深海鱼、去皮鸡肉、蛋清和豆制品等。
适宜食材:打造健康餐桌
主食类:建议以全谷物为主,如燕麦、糙米、全麦面包等。这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控制血糖上升速度,同时还能增加饱腹感,减少其他高热量食物的摄入。
蔬菜类:芹菜富含纤维素,有助于降低血压;苦瓜含有苦瓜皂苷,能辅助调节血糖;茄子富含类黄酮,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菠菜富含铁、维生素C和纤维素,能增强血管壁的弹性;生菜低热量、高纤维,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水果类:猕猴桃富含维生素C,能调节糖代谢;无花果含有的果糖对血糖影响较小;火龙果富含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柚子含糖量相对较低,且富含维生素C和类黄酮。
蛋白质来源:深海鱼如三文鱼、鳕鱼等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血脂;去皮鸡肉脂肪含量较低;蛋清几乎不含脂肪,是优质蛋白的良好来源;豆制品如豆腐、豆浆等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且不含胆固醇。
其他:低脂奶制品如脱脂牛奶,既能保证蛋白质摄入,又能减少脂肪的摄入;菌菇类如香菇、木耳等具有一定的降脂降糖作用;洋葱含有前列腺素A,能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度;蒜具有抗菌消炎、降低血脂的作用。
饮食禁忌:远离风险食物
高盐食品:加工食品、腌制食品和快餐等高盐食品应尽量避免,因为过多的钠摄入会升高血压。
高糖饮品:甜味饮料、市售果汁和精致甜点等高糖饮品会导致血糖波动,增加心血管负担。
精制谷物:白面包、白米等精制谷物缺乏纤维,可能导致血糖快速上升。
反式脂肪:烘焙食品和部分油炸食品中含有反式脂肪,对心脏健康不利。
过量酒精:适量饮酒,过量饮酒可能对血压和血糖产生不利影响。
营养搭配方案:实践健康饮食
控制盐油摄入:每日食盐量控制在4克以下,食用油摄入量不超过25克。
补充含钾食物:多吃土豆、茄子、海带、生菜等含钾丰富的食物。
保持饮食多样化:每天摄入不同种类的食物,确保营养均衡。
定时定量:养成少量多餐的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建议每天主食保持在150-250克左右,动物性蛋白和植物性蛋白各占50%。
注意餐餐搭配:每餐都应包含主食、蔬菜和优质蛋白质,确保营养全面。
科学合理的饮食管理是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手段。但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同时,饮食管理应与规律服药、适度运动等生活方式调整相结合,才能更有效地控制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