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闯崴子到民族企业家:哈尔滨啤酒创始人张廷阁的传奇人生
从闯崴子到民族企业家:哈尔滨啤酒创始人张廷阁的传奇人生
1915年,北京广安门外南观音寺十一号,一座现代化的啤酒厂拔地而起。这是中国第一家由民族资本创办的啤酒厂,它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啤酒工业的开端。而这一切,都源于一个山东掖县人的远见和魄力——他就是张廷阁。
从山东到海参崴:一个商人的成长之路
张廷阁,1875年出生于山东掖县(今莱州市)一个普通农村家庭。1896年,年仅21岁的他背井离乡,来到海参崴谋生。在海参崴,张廷阁结识了同为掖县人的郝升堂,并加入了双合盛商店。凭借聪明机敏和流利的俄语,张廷阁很快成为双合盛的核心管理人员,并积累了第一桶金。
投资国内市场:实业救国的理想
1912年,张廷阁与焦文选作为侨崴华商代表,提出在北京修建电车的计划,虽然最终未能实现,但展现了他投资国内市场的决心。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德国等地的啤酒无法运入中国,张廷阁敏锐地捕捉到市场机遇,决定在北京创办啤酒厂。
创办双合盛:从零到一的突破
1915年,张廷阁收购了一家瑞士人开办的饮料厂,在此基础上创建了双合盛啤酒汽水制造厂。工厂占地1.4万余平方米,拥有生产用房612间,规模在当时堪称宏大。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张廷阁不惜重金聘请奥匈帝国专家尧西夫·嘎拉担任首席酿造师,并从国外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
五星啤酒:民族品牌的崛起
双合盛生产的五星牌啤酒很快赢得了市场认可。1932年,厂内已有制酒机器两部,旺季时工人达到200人,每日出酒450箱,产品远销天津、济南、青岛、烟台,长江流域的汉口、上海,以及东北的沈阳、哈尔滨等城市,还出口到泰国、印尼、菲律宾等国家,年销量最高时曾达十余万箱。五星啤酒不仅在国内市场大放异彩,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斩获金奖,成为中国民族工业的一张亮丽名片。
实业救国:一个时代的缩影
张廷阁的创业历程,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他以实业救国为己任,通过创办双合盛啤酒厂,不仅填补了中国啤酒工业的空白,更为民族品牌赢得了国际声誉。虽然双合盛啤酒厂在后来的发展中经历了诸多变迁,但张廷阁开创的这份事业,以及他身上所体现的创业精神和爱国情怀,将永远载入中国工业发展的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