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如何有效管理你的哮喘?
秋冬季节,如何有效管理你的哮喘?
秋冬季节是哮喘高发期,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教授指出,哮喘的控制率仅为28.5%,远低于全球50%-60%的平均水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黄克武教授也表示,约55%-70%的哮喘患者处于控制不佳的状态。因此,提高哮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至关重要。
秋冬季节哮喘高发的原因
秋冬季节哮喘高发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引起:
冷空气刺激:冷空气会直接刺激气道,引发支气管收缩,加重哮喘症状,如咳嗽、气喘和胸闷。
空气质量下降:秋冬季空气污染增加,雾霾天气和室内空气不流通,会导致颗粒物吸入,引发哮喘发作。
病毒感染高发:秋冬是流感等病毒感染的高发季节,呼吸道感染是诱发哮喘的常见原因。
过敏原暴露:室内尘螨、霉菌、宠物毛发等过敏原在寒冷季节较难清除,容易诱发过敏性哮喘。
科学管理方法
预防措施
防寒保暖:外出时注意保暖,戴围巾、口罩保护口鼻,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气道。保持室内温度在18-22℃,避免温差过大。
避免感染: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勤洗手,避免接触感冒患者,减少去人多密集的场所。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增强免疫力。
减少过敏原暴露:定期清洗床单、窗帘,使用防螨工具。保持室内通风,但要避免寒风直吹。如有尘螨或宠物毛发过敏史,尽量避免接触。
关注空气质量:在雾霾天气减少外出,使用空气净化器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治疗建议
规范用药:坚持使用控制药物,如吸入型糖皮质激素。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如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等)。
定期复查:与医生保持沟通,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中医调理:遵循“清淡、易消化、富营养”的饮食原则,可适量食用山药、薏米、核桃等具有健脾化痰、益肺补肾作用的食物。避免食用过于油腻、辛辣、生冷的食物。
适度运动: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八段锦等中国传统健身方法,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专家建议
王辰院士强调,哮喘的控制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患者根据医嘱长期、规范、足量地进行药物治疗。黄克武教授则指出,哮喘治疗具有长期性和连贯性,其症状的减轻并不意味着炎症自行消失。他建议患者要加强全病程的管理,根据医嘱长期、规范、足量地进行药物治疗。
患者经验分享
一位哮喘患者通过中药调理和穴位按摩改善了症状。具体方案包括:
中药内服:使用沙参、麦冬、百合、桑叶、浙贝母、杏仁、丹参、炙甘草等中药,滋养肺阴,清热润燥,化痰止咳。
穴位按摩:每天自行按摩膻中穴(两乳头连线中点)和鱼际穴(大拇指根部外侧),每次3-5分钟,每日2-3次。
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避免吸烟:吸烟会加重哮喘症状,增加发作频率。哮喘患者应坚决戒烟。
保持正确姿势:避免长时间弯腰、久坐或久站,选择有良好支撑的椅子,使用腰垫来支撑腰部。
适度运动:推荐游泳、瑜伽、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
注意饮食:保持营养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控制体重,避免过重增加腰椎负担。
通过科学的管理和防护,哮喘患者完全可以在秋冬季节减少发作频率,享受舒适的生活。记住“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与医生保持沟通,护好自己的每一口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