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水与硬水的区别:哪种水对身体更有益?
软水与硬水的区别:哪种水对身体更有益?
软水和硬水是生活中常见的水质分类,它们的区别不仅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还关系到健康和生活质量。本文将从定义、分类、影响以及各国标准等多个维度,为您详细解析软水和硬水的差异,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一生活常识。
软水和硬水的主要区别在于水中是否含有钙、镁离子。不含或含有少量钙、镁离子的水称为软水,反之则为硬水。
如何区分软水和硬水
区分软水和硬水主要是计算一公升水中矿物质钙和镁的总量,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所公布的数据,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程度:
暂时性硬水和永久性硬水的概念
除了软水和硬水的区别外,硬水还可以细分为暂时性硬水和永久性硬水。如果水的硬度成分由碳酸氢钠或碳酸氢镁构成,煮沸后会分解成碳酸盐并沉降至水底,水就会由硬水变成软水。如果水中是由含有硫酸盐或氯化物的钙、镁,则为永久性硬水,即使加热水也不会产生沉淀物。
在天然水中,远离城市的未受污染的雨水、雪水属于软水;而泉水、溪水、河水多属于暂时性硬水,大部分地下水属于高硬度水。
硬水对工业与生活的三大影响
第一大危害:降低清洁用品的洗涤效果
硬水与肥皂和洗洁剂等反应时容易产生不溶性的沉淀,降低洗涤效果。
第二大危害:形成水垢导致成本增加
工业上,钙盐和镁盐的沉淀容易造成锅垢,妨碍热传导,严重时会导致锅炉爆炸。由于硬水问题,工业上每年因设备、管线的维修和更换要耗资数千万元。
第三大危害:影响人体健康
饮用硬水对人的健康和日常生活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不习惯饮用硬水的人偶尔饮用硬水,可能会造成肠胃功能紊乱,导致腹泻问题,即所谓的“水土不服”。
软水和硬水在料理中的应用差异
软水和硬水在料理中的应用也会有所不同。硬水在加热的情况下,会沉淀出碳酸钙和碳酸镁,由于碳酸钙、碳酸镁不溶于水,如果硬度较高,水体可能会弥漫矿物质或消毒水的气味,影响料理的风味,对食物的营养价值也会产生影响。
以硬水料理
- 烹调:用硬水烹调鱼肉、蔬菜,会因不易煮熟而破坏或降低食物的营养价值与天然风味。
- 泡茶:用硬水泡茶会改变茶的色香味而降低其饮用价值。
- 加工制品:用硬水做豆腐不仅会使产量降低,而且会影响豆腐的营养价值。
- 冰块:用硬水制作出的冰块颜色较混浊,难以产生晶莹剔透的感觉,口感可能也较差,也可能影响饮品风味。
以软水料理
- 米饭:米饭若使用软水烹煮,能使米饭Q软适中。
- 加工制品:豆腐与藜麦面在日本,均讲究需要以软水制作,更能彰显其风味。
美日等先进国家崇尚的软水生活
饮用水质的好坏常被用来作为判断生活品质高低最直接的标准,许多先进城市提供的自来水多为软水水质,世界卫生组织以0-60ppm间定义为软水。以大自然中未受污染的高山雪水或雨水约10ppm为标准,美国以17ppm界定其软水标准,而纽约则在17ppm-21ppm之间;德国约20ppm左右;日本北海道则只有12ppm,而加拿大甚至仅3.48ppm超越各国,可看出世界先进各国对于纯淨饮用水的追求。
而台湾,根据台湾自来水公司所提供的数据资料,台北市高達77.5ppm;新竹縣109.3ppm;台中市107ppm;高雄更高達190ppm达到极硬水的状态。因此许多医生与专家都建议台湾居民需要煮沸后,减低其硬度再做使用,口感与健康才得以确保。
现今社会,如何在生活中挑选一罐有益身体的软水,甚至如同美日国家追求10ppm以下的极软水,是追求身心健康、生活品质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