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7位把自己写进监狱的网文大神:以为只是描述真实,没想都是自传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7位把自己写进监狱的网文大神:以为只是描述真实,没想都是自传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JIH70IVA0556818J.html

在网络文学的广阔天地中,有些创作者凭借无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但也有那么一些人,他们笔下的"小说"实则是对自己人生的直接揭露。有写黑客故事的作者因尝试入侵系统而身陷囹圄,有撰写盗墓探险的作家因实际参与盗墓活动被捕,甚至还有一位高学历的谍战小说家,其作品竟无意中泄露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网络小说,有时不仅是虚构的幻想,更可能是作者人生经历的直接反映。是这些作品中的真实感让人揭开了真相,还是这些作者本身就处于法律的灰色地带?

笔下非虚构,人生即故事

黑客小说一度在网络文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其细腻的技术描绘和紧张的情节设计让无数读者沉迷其中。然而,在这些吸引人的作品背后,往往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危险。一位以黑客题材见长的作者,为了使情节更加真实,不惜亲身实践来丰富素材。

这位自称为"黑色键盘"的作者,在尝试入侵一个敏感系统后,尽管初衷可能只是为了更好地构建小说情节,却因此触犯了法律。他的行为很快被追踪并被法律制裁,虽然他的作品因此获得了更多关注,但这种代价无疑是沉重的。

与黑客小说作者不同,《北派盗墓笔记》的作者云峰本身就是一位"盗墓行家"。这本书因其极高的真实感而迅速走红,书中对墓穴结构、机关设置和墓葬文化的描述细致入微,甚至让许多考古专家都感到惊讶。然而,正是这种过于真实的描写,引发了读者的怀疑,一些读者发现书中的情节与实际发生的案件极为相似,最终向有关部门举报了作者。经过调查,云峰确实曾从事过盗墓活动,证据确凿,他被判处七年有期徒刑。即便在狱中,云峰也没有停止写作。他将自己在监狱中的生活融入小说,再次用文字掀起波澜。出狱后,他以自传体小说开篇,毫不掩饰地写道:"我在监狱里度过了七年,因为表现良好。"

还有一位名为阿最的作者,他的作品源于他在缅北的电信诈骗经历。在缅北从事电诈期间,他亲眼目睹了那里的残酷现实和人性的挣扎。

在被捕并服刑后,这段经历成为他创作的源泉。他的小说内容细节真实到令人毛骨悚然:从电诈集团的组织结构到对受害者心理的把握,都让读者仿佛亲身经历。这本小说一经发布便迅速走红,但也引发了对缅北问题的广泛关注。真实经历成就了他的作品,但也让人反思,这些经历成为"创作资本"的现象究竟该如何看待?

这些作家用真实经历创作了震撼人心的作品,但也因此走上了法律的边缘。是创作的真实感让他们被揭发,还是他们本就选择了一条危险的写作道路?

从文学到犯罪

如果说第一部分中的作家是"以经历为素材",那么这一部分的故事则更加直击人心——他们的文字不仅是自传,更成为了暴露自身罪行的关键证据。网络小说的魅力在于真实感,而这些作家恰恰因为"真实"将自己送进了监狱。

杨恒均,被誉为"谍战小说教父"的作家,凭借三部堪称经典的《致命》系列奠定了自己的地位。

这三部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和冷峻的文字,描绘了一系列复杂的国际间谍活动。然而,这些内容并非单纯的文学创作,而是从现实中"借用"的素材。书中的人物、情节甚至细节都与一些真实的间谍活动有着惊人的吻合。曾有读者在小说评论区开玩笑:"作者是不是自己就是间谍?"结果几年后,这个"玩笑"竟然成为现实。有关部门发现,杨恒均不仅是澳大利亚公民,还长期从事间谍活动,他的小说实际上记录了自己和同行的部分经历。他因此被以危害国家安全罪逮捕,轰动一时。杨恒均的案例再次证明,文字背后的真实性,可能是一把双刃剑。

类似的还有六道,他的《坏蛋是怎样练成的》曾经风靡一时,是许多人接触黑道题材小说的启蒙之作。这部小说以其大胆直接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内核,吸引了无数读者。然而,随着故事的发展,一些不为人知的隐秘信息逐渐浮出水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中提到的一些黑道细节、事件,以及人物行为模式,都被读者发现与真实案件有惊人的相似。有关部门随即介入调查,发现六道确实掌握了大量真实的黑道内幕。这些"内幕"是他从朋友和自己的经历中提取的素材,虽然他并未直接参与违法活动,但因内容敏感,他的书遭到了全面封禁,六道也因此被请去"喝茶"。他后来试图以更含蓄的方式续写故事,但不得不削减了许多细节,作品因此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

另一个典型案例是"长着翅膀的大灰狼",一位曾经风靡校园的言情小说作家,她的作品《盛开》曾是无数女生手中的"甜宠圣经",集霸道总裁、细腻描写和虐心情节于一身。然而这位作者却因作品中"过于细节化"的描写被认定为传播涉黄内容,最终锒铛入狱。

这件事在当时引发了极大的争议,一方面,有人认为文学创作需要自由,不能因此打击作者;另一方面,也有人指出,任何创作都不应以突破法律底线为代价。大灰狼出狱后尝试重回网络文学,但她的创作风格已经不再受市场欢迎,这次入狱几乎断送了她的写作生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不得不提到的是再次归来的云峰,他的《北派盗墓笔记》以真实感和故事深度著称,但这次他并未局限于盗墓题材,而是将视野拓展到自传式的叙述。他在作品开篇便直言自己的服刑经历,但内容却更加大胆,涉及了狱中生活的细节、与其他服刑人员的关系,以及他对犯罪和惩罚的深刻反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部作品既获得了读者的喜爱,也再度引发了社会的争议,一个曾经的盗墓者是否有资格用自己的经历获利,文字是否成为了他的"赎罪工具"?对于这些问题,云峰从未正面回应。

这些作家中,有人因为触碰法律底线而被迫中断写作,有人尝试重回正轨却难以再现辉煌。或许这些"真实"故事的背后,还有更多我们尚未了解的秘密,是什么让这些作家敢于用文字触碰法律的边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实与虚构的模糊界限

在文学创作中,虚构与真实的界限从来不是绝对的,但当这种界限被不断模糊甚至打破时,文字的力量可能带来无法预计的后果。黑客小说作家、间谍题材创作者、以及以个人经历为基础写作的作家,他们的故事揭示了一个复杂的现象,创作究竟是在服务想象,还是暴露现实?

《贼道》这本书的作者也用自己的经历挑战了虚构的边界,年轻时的他因从事偷窃被捕,入狱后决定将自己的故事写成警示后人的小说。这种大胆的尝试不仅让他成为网文领域的大神,也让他的作品吸引了更多对"真实犯罪"感兴趣的读者。

他的故事以赤裸而直接的方式记录了一个小偷的成长、堕落和最终的觉醒,充满了对社会和人性的反思。然而这种过于真实的描写也让人感到不安:他的作品是否在无意间为犯罪者提供了"经验分享"?而他作为一名"赎罪者",又是否在用文字重新获利。

结语

这些作者的书可以说火遍大江南北,但是最终却因为受到了惩罚,这也让我们看到了真实与创作之间的矛盾,也看到了文字的力量既能塑造人生,也能摧毁人生。无论是涉黄的言情作家、因真实细节入狱的盗墓小说家,还是将自己经历书写成"自传"的间谍,从他们身上也在说明,写作不是一场法律之外的冒险,创作需要真实,但更需要守住底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