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华医学会发布最新指南:肺结节如何早发现、早治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华医学会发布最新指南:肺结节如何早发现、早治疗?

引用
MedSci-临床研究与学术平台
7
来源
1.
https://m.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456a83814829
2.
https://rs.yiigle.com/cmaid/1511175
3.
https://www.pfizermedicalinformation.cn/clinical-guidelines/3432
4.
https://www.btch.edu.cn/ksdh/yjb/fszdk/jkjy_fszdk/4265d970201e4b18b021ac4e3cb14941.htm
5.
https://www.kanhuxi.com/documents/%E5%A4%B4%E6%9D%A1/9078/
6.
https://www.gydfsy.com/MediaFocus/info.aspx?itemid=4969&parent
7.
http://www.yuntaimedical.com/portal/article/index/id/306.html

近日,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和中国肺癌防治联盟发布了《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为肺结节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最新的权威指导。专家共识指出,通过低剂量CT筛查可以显著降低肺癌死亡率,并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的肺结节分类及其随访策略。

01

什么是肺结节?

肺结节是指肺部影像上直径小于等于3厘米的局灶性圆形致密影,可单发或多发,通常不伴肺不张、淋巴结肿大或胸腔积液。其大小和密度是评估的重要依据:微小结节(<5mm)、小结节(5-10mm)和实性结节(11-30mm),以及纯磨玻璃结节、混合磨玻璃结节等类型。

02

低剂量CT筛查:早期发现的关键

据《国民健康白皮书(2024版)》指出,我国肺结节的检出率已高达60%,意味着每10个人中就有近6人可能面临这一健康隐患。而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新冠疫情三年后,目前我国已有1.5亿肺结节高危人群,且每年新发现或新诊出肺结节人数仍高达1000万至2000万。

在疫情后肺部疾病增长的现状下,肺部CT检查作为一种无创、便捷且高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肺部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建议将肺部CT检查纳入常规体检项目,以提高人们对肺部健康的关注度和保护意识。

然而肺部CT检查作为胸部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在健康方面很多人还是有所顾虑,尤其是对于辐射剂量的担忧,部分人对CT检查存在误解,认为CT辐射剂量大,会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这种对于辐射剂量的考量并不无道理,单次CT检查的辐射剂量通常在0.5mSv至10mSv之间,虽然单次剂量通常低于安全限值,但累积效应不容忽视。

低剂量肺部CT(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 LDCT)是一种通过优化扫描参数(如降低管电流、管电压等)来显著降低患者所受辐射剂量的CT检查方法。作为一种先进的医学影像技术,近年来在肺部疾病的筛查和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保证图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的前提下,低剂量肺部CT能够清晰地显示肺部结构,发现肺部小结节等病变。

低剂量肺部CT有哪些优势?

  • 剂量低:低剂量胸部CT的辐射剂量远低于普通胸部CT。具体来说,低剂量胸部CT的辐射剂量大约是常规CT的1/5至1/10,甚至更低,有效剂量通常小于1mSv,远低于我国平均自然本底辐射量3.1mSv。这意味着患者在接受低剂量胸部CT检查时,受到的辐射暴露风险大大降低。

  • 安全性高:由于辐射剂量的大幅降低,低剂量胸部CT更适合于短期内多次复查及需要长年随诊观察的病人,也更适合于健康人群的体检筛查,减少了因辐射累积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

  • 有利于于高危人群筛查:对于有长期吸烟史、慢性肺部疾病史、家族肺癌史等肺癌高危人群,低剂量肺部CT是一种有效的筛查手段。建议这类人群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肺部CT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肺部病变。

  • 图像质量与诊断效果并不受计量限制:低剂量胸部CT虽然降低了辐射剂量,但通过优化扫描参数和先进的图像重建算法,仍然能够提供足够清晰的图像质量,对于早期肺癌、肺结节等微小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能发现直径小于1厘米的肺结节,对于早期肺癌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研究表明,低剂量胸部CT使高危人群的早期肺癌诊断率提高约74.1%,肺癌特异性死亡率降低大于20%。

03

肺结节的分类与诊断

专家共识将肺结节分为实性肺结节和亚实性肺结节两大类:

  • 实性肺结节:病变密度足以掩盖其中走行的血管和支气管影。

  • 亚实性肺结节:所有含磨玻璃密度的肺结节均称为亚实性肺结节,其中磨玻璃病变指密度不足以掩盖其中走行的血管和支气管影。亚实性肺结节中包括纯磨玻璃结节、混杂性结节。

对于筛查或机会发现的肺结节,推荐对病灶处可行薄层CT扫描或薄层高分辨CT,以便更好地显示肺结节的特征,并和既往历史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

04

肺结节的治疗与随访

专家共识建议采用多学科团队(MDT)工作模式和医患共同决策来处理“难定性肺结节”,即无法通过非手术活检明确诊断且高度怀疑早期肺癌的肺结节。

对于不同类型的肺结节,专家共识提供了详细的随访和治疗建议:

  • 良性或疑似良性:定期随访观察。

  • 恶性或疑似恶性:手术切除是最常见的根治手段;对于无法手术的患者,放疗或射频消融也是选择之一。

05

高危人群的筛查建议

专家共识将肺癌高危人群定义为年龄≥40岁,且具有以下任一危险因素者:

  • 吸烟指数≥400年支(或20包年)

  • 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如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 合并慢阻肺、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曾患肺结核者

  • 曾患恶性肿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尤其一级亲属家族史

推荐每年采用胸部LDCT对肺癌高危人群进行筛查。

06

早期发现的意义

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与死亡率居高不下。2022年中国最新肺癌发病例数增至106.06万,肺癌死亡例数73.3万。然而,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显著改善预后。肺癌Ⅰ期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77%~92%,而晚期肺癌的5年生存率则大幅降低。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数据表明,通过低剂量CT筛查,早期肺癌的检出率显著提高。从2014年到2019年,该院共进行肺结节手术1.64万例,其中早期肺癌占比60.8%。手术患者平均年龄从63岁降至50岁,这表明早期筛查能够发现更多年轻患者,提高治疗效果。

07

预防与健康管理建议

预防肺结节的关键在于健康生活方式:

  • 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

  • 减少厨房油烟和空气污染的影响。

  • 定期体检,尤其是高危人群。

专家共识的发布为肺结节的规范化诊治提供了重要指导。通过低剂量CT筛查和多学科团队协作,可以提高早期肺癌的诊断率,改善患者预后。同时,公众应提高对肺结节的认识,重视定期体检,特别是高危人群,以便及早发现和治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