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学作业管理模式:如何让孩子爱上写作业?
北京小学作业管理模式:如何让孩子爱上写作业?
近日,北京市教委发布《北京市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指南(试行)》,旨在减轻家庭教育实际负担,促进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完成大部分作业,适当培养兴趣发展特长,解决家长不能及时接孩子的现实困难。同时,丰富教育供给,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内容和活动方式,一定程度满足个性化学习活动需求。
课后服务实现“三个全覆盖”
《指南》明确,北京市中小学课后服务面向全体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实现对所有义务教育学校、所有工作日、所有有意愿学生“三个全覆盖”。严格遵循学生自愿参加原则,对于有参加意愿的学生,学校做到应留尽留,不得拒绝。对于没有意愿的学生,不得强制要求其必须参加。
课后服务时间从完成国家规定课程和学校教学计划之后开始,原则上不早于17:30结束。考虑到不同群体需求,学校可在此期间设置2-3个时段,实施弹性离校,分批次放学。学校为学生提供的早到校看管和自习、午餐午休看管、晚自习等服务不纳入课后服务范围。
作业指导:努力实现“当天问题不回家”
为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课后服务应设置学生完成书面作业的专门时间,从一周整体安排来看,作业时间既不可成为课后服务的全部内容,也不能被完全挤占,为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初中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提供时间保障。教师对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提出的困惑给予及时解答,或者集中把问题反馈给相应教师,同时对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学习品质进行培养和引导。坚持作业全批全改,加强及时反馈、订正,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可进行作业面批,通过作业细化学情分析。
建立课后服务时段学科答疑制度,为学生学习中的个性化问题提供指导,缓解学习差异带来的分化。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教师可结合课上教学观察,利用课后服务对尚有问题的学生主动进行进一步辅导。对于小学中高年级和初中学生,可通过教师走班、学生走班、专用答疑教室等多种形式进行个性化答疑。优化学生答疑安排,如提前预约答疑教师,或通过答疑条调控答疑学生流量以减少等候时间等,满足学生答疑需求,维持答疑秩序。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组织学生刷题备考、讲授新课或集体补课。
对学习困难比较突出的学生,采取“分层辅导”与“量身定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个性化补差补缺,努力实现“当天问题不回家”。同时,开展学科知识、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辅导,全面提升学习品质。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通过设置分层作业、挑战任务、高阶课程、专项活动等方式进行提升辅导,保证学生学足学好。
家长如何配合:学习规划、时间管理和心理辅导
除了学校的课后服务和作业指导,家长的配合和家庭环境的营造也至关重要。一位在北京重点小学任教的老师分享了她的经验:
每次新学期开始都要和孩子一起仔细分析上学期的学习情况,找出孩子的优势学科和薄弱环节,制定阶段性的学习计划,紧跟学校的进度,合理拓展。
帮助孩子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表,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合理利用碎片时间,避免时间浪费。
在学习过程中,孩子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产生焦虑,沮丧等负面情绪,作为家长和老师,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帮助。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激发学习动力。在孩子取得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此外,一位学霸家长的经验也值得借鉴:
老大自觉自律,学习有一套自己的方法,不需要我过多督促。但老二完全不同,同样的引导方式,在他身上根本行不通。老大喜欢在课后马上完成作业,老二却更适合先放松一会也不想投入学习,老大做数理化题举一反三能力很强,但老二在这方面就比较薄弱,需要更多时间和不同方式去理解。
这说明,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教育方法不能一概而论。家长需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找到最适合自家孩子的方法。
实用小技巧:从难到易,及时反馈
在具体操作层面,一些实用的小技巧也能帮助孩子更好地完成作业:
- 作业规划三问法:
- 作业中最难的一项是什么?
- 作业中最简单的一项是什么?
- 今天是否有需要背诵的作业?
根据孩子的回答来规划学习的时间,建议写作业遵循从难到易的原则。
- 检查作业三步走:
- 检查昨天的作业
- 注意检查难度较大的作业
- 空余时间多加提问
写完作业后的习惯:
一定要让孩子养成一个习惯,写完作业的第一件事就是收拾书包、整理好文具、准备第二天上课要用的课本。给予正反馈:
多多给孩子正面的反馈和鼓励,比如当孩子主动要求做额外的练习时,及时表扬并分享给老师,让孩子感受到成就感。
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科学的管理和引导,相信孩子们一定能够爱上写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