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考研西医必考:阑尾炎发病机制深度解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考研西医必考:阑尾炎发病机制深度解析

在考研西医综合考试中,阑尾炎是消化系统疾病部分的重要考点。掌握其发病机制不仅有助于理解疾病本身,还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本文将从解剖结构、管腔阻塞、细菌感染等多个维度,深入解析阑尾炎的发病机制。

01

阑尾的解剖结构特点

阑尾是盲肠下端的一个细长盲管,长约6-8cm,直径约0.5-0.8cm。其位置多变,但最常见的是回肠前位和盆位。阑尾的管腔狭窄,开口狭小,且与盲肠相通,这些解剖特点使其容易发生阻塞和感染。

02

管腔阻塞的原因

阑尾炎的发病通常始于管腔阻塞。阻塞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淋巴滤泡增生:这是最常见的原因。当机体受到感染或免疫反应时,阑尾壁内的淋巴组织会增生,导致管腔狭窄甚至完全阻塞。

  2. 粪石梗阻:粪便中的残渣、钙盐等可形成粪石,随肠蠕动进入阑尾腔,造成阻塞。

  3. 其他因素:异物、肿瘤、蛔虫等也可能导致阑尾腔阻塞。

03

细菌感染过程

阑尾腔阻塞后,腔内压力升高,阑尾壁的血液循环受阻,导致黏膜损伤。此时,肠道内的细菌(如大肠杆菌、厌氧菌等)便会趁机侵入受损的黏膜,引发感染。

04

炎症发展与病理变化

根据炎症的发展程度,阑尾炎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单纯性阑尾炎:炎症局限于黏膜层,阑尾轻度肿胀,表面充血,腔内有少量渗出液。

  2. 化脓性阑尾炎:炎症进一步发展,累及肌层和浆膜层,阑尾显著肿胀,表面有脓性渗出物,腔内充满脓液。

  3. 坏疽性阑尾炎:炎症继续加重,阑尾壁发生坏死,呈暗紫色或黑色,易发生穿孔。

阑尾穿孔是急性阑尾炎最严重的并发症。穿孔后,脓液和细菌可进入腹腔,引起弥漫性腹膜炎,甚至导致败血症或感染性休克。

05

总结

理解阑尾炎的发病机制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从解剖结构到病理变化,每个环节都紧密相连。在备考时,不仅要记住这些知识点,更要理解其内在的逻辑关系,这样才能在考试中灵活运用,从容应对各种题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