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理解输入:快速学习语言的最佳方法
可理解输入:快速学习语言的最佳方法
可理解输入理论是美国语言学家斯蒂芬·克拉申在40年前提出的,这一理论至今被认为是语言学习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从掌握20门语言的史蒂夫·考夫曼,到掌握13门语言的Luca Lampariello,许多语言学习者都通过实践这一理论取得了成功。
史蒂夫·考夫曼(Steve Kaufmann),78岁,掌握20门语言,其中大部分是在60岁后学的。克拉申研究了他的学习方法,并将其视为其他语言学习者的典范。
侯雪千,归国留学精英,掌握10门语言。
Luca Lampariello,意大利人,掌握13门语言。
今天,让我们看看一位华人宝妈是如何运用可理解输入理论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学习汉语的。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儿童学习母语,也适用于成人学习外语。
1. 语言输入的内容必须是可理解的
如果对学习的内容不能理解,那么类似磨耳朵盲听这种方法是没有效果的。可理解可以是图像、视频或上下文内容与当前内容形成关联,在学习前能促进理解程度。
2. 语言学习的内容对学习者来说必须感兴趣的
感兴趣的素材能激发继续学下去的动力。对于语言初学者来说,故事、电影、脱口秀、情景喜剧等都是不错的选择。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可以根据个人兴趣选择相关领域的材料,比如新闻、美食、旅行等。
3. 必须符合i+1原则
语言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假设你当前的语言水平是i,那么你应该选择比i略高一点点的素材进行学习。虽然目前很难找到精确分类的学习材料,但你可以选择按词汇量等级或语言水平分类的书籍,或者寻找语言交换的母语者,他们会根据你的水平调整交流内容。
4. 不要浪费时间学语法、句型、遣词、造句
传统的学院派语言学习方法存在以下问题:
重单词不重句子:单词不是孤立地靠背诵的,而是应该在大量阅读中对生词的理解、听有声读物、看视频和反复重现生词自然记住的。独立的记单词效率很低,记了又忘,而且背会了也不会应用,遇到句子时脑子里逐个单词翻译来理解太慢,没有形成绕开母语整体理解句子的习惯。
重语法不重语感:语法不重要,语法是语言学家对语言习惯的归纳总结,便于学习语言的人掌握规律,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依靠语法学习语言。事实上,可以不学语法,通过大量阅读体会语法规律,看的多了,就自然摸清语法规律了,在潜移默化中语感也形成了。如果自己领会语法仍有疑问,那再去根据需要适当的看看语法书就行。
不重视听和阅读:学院派大多教出哑巴外语,我们学校的英语学习长达6-10年仍然不能开口表达。一是听的太少,单词发音不准、句子的连读、语气、语速等不熟练。二是阅读量太少,只刷过教材文章和考试阅读题,以做题为目标而不以使用语言为目标,阅读量少意味着输入太少,自然没法输出。
5. 在积极情绪下学习更高效
这个和第2条原则相似,情绪更适用于孩子的学习。语言学习不应该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应该把它当成一件很享受的事情来做。
本文原文来自360do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