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民间故事传承的新路径
新媒体时代:民间故事传承的新路径
在新媒体时代,中国民间故事的传承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虚拟现实(VR)、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的兴起,民间故事的保存、传播和创新有了更多可能性。然而,如何利用这些技术手段保护并弘扬民间故事,让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民间故事传承人面临的困境
民间故事作为口耳相传的文化遗产,其传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传承人的讲述。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民间故事传承正面临诸多困境。
一方面,传统传承方式的局限性日益凸显。过去,民间故事主要通过口头讲述、书籍记载等形式传播,这种方式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较大,难以满足现代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需求。另一方面,年轻一代对民间故事的认知度和兴趣度在下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的毛巧晖教授指出,当前社会中,许多年轻人面临着讲述故事能力缺失的困境。这种传承断层的危机,使得许多珍贵的民间故事面临失传的风险。
新媒体技术带来的机遇
面对传承困境,新媒体技术为民间故事的保护和传播提供了新的可能。
VR技术可以打造沉浸式的体验环境,让受众仿佛置身于故事场景之中。例如,“永恒的巴黎圣母院”VR数字沉浸展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参观者能够沉浸式地享受长达45分钟的观展体验,深入探索巴黎圣母院的历史、艺术和建筑之美。这种技术同样可以应用于民间故事的展示,通过构建故事场景,让听众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
AI技术则在民间故事的采集、整理和创新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AI可以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等技术手段,从海量的网络数据中筛选出与民间故事相关的内容,并进行自动分类和整理。同时,AI还可以将民间故事转化为数字化形式,通过动画、游戏、虚拟现实(VR)等多种方式进行展示。例如,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采用全景3D技术,将中国传统建筑表现得立体可感;网络游戏《王者荣耀》、影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作品中也融入了丰富的民间文学元素。
政策支持与实践探索
国家层面也高度重视民间故事的传承工作。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实施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工程。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积极响应这一号召,开展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工程,2024年确定了10部网络动画片作为重点扶持项目。这些政策和项目的支持,为民间故事的创新传播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新媒体时代,民间故事的传承需要传承人、技术开发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共同努力。民间故事传承人作为文化的承载者,需要与时俱进,学习和掌握新的传播工具;技术开发者则应积极探索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政策制定者则需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只有三方形成合力,才能真正让民间故事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
民间故事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面对新媒体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我们既要保护好这份文化遗产,又要创新传播方式,让民间故事以新的面貌融入现代生活,继续滋养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