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经济社会学视角下的双十一:消费热潮与社会镜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经济社会学视角下的双十一:消费热潮与社会镜像

引用
新浪网
9
来源
1.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4-11-14/doc-incvzmwk7198163.shtml
2.
https://www.stdaily.com/web/gdxw/2024-11/12/content_256696.html
3.
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4-11-12/doc-incvuxsi6319702.shtml
4.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321007
5.
https://36kr.com/p/3034260512600320
6.
https://scjgj.fujian.gov.cn/zw/zfjd/xfjs/202411/t20241129_6586256.htm
7.
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409/t20240927_5787508.shtml
8.
http://www.50forum.org/home/article/detail/id/10874.html
9.
https://shxyj.ajcass.com/Magazine/

2024年双十一购物节再次创下惊人纪录:综合电商平台与直播电商平台累积销售额达14418亿元,同比增长26.6%。这一数据不仅展现了中国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更折射出当代社会的消费主义文化特征。从经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双十一已远不止是一个简单的购物节,而是反映了深刻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现象。

01

消费规模与行为特征

双十一的销售数据令人瞩目。据统计,11月11日当天,全国邮政快递企业共处理快递包裹7.01亿件,是日常业务量的151%,同比增长9.7%。在热销品类中,家用电器销售额达1930亿元,手机数码为1706亿元,服装为1684亿元。京东在3C数码和家电行业的销售额占比最大,分别达到42.8%和39.1%。

然而,在这庞大的消费规模背后,消费者的购物行为却呈现出复杂特征。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回归理性消费。数据显示,超过半数的消费者感受到了“理性消费回归”的新趋势,近四成消费者表示注重购物体验和服务。另一方面,直播带货等新型营销方式仍在持续影响消费者的购物决策。据统计,2024年双十一期间,淘宝直播成交破亿直播间达119个,但与此同时,直播带货也成为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涉及假冒伪劣、虚假宣传等问题。

02

消费主义文化的折射

双十一不仅是简单的购物狂欢,更是当代消费主义文化的集中体现。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消费已不仅仅是满足基本需求的经济活动,更是一种社会符号和文化实践。法国社会学家让·鲍德里亚曾提出“符号消费”理论,认为在现代社会中,消费者购买的不仅是商品本身,更是商品所代表的社会地位、身份认同和文化意义。

双十一期间,各大品牌和平台通过各种营销手段,不断强化商品的符号价值。例如,限量款、联名款商品的推出,不仅是为了增加销量,更是为了塑造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吸引特定消费群体。而消费者在购买这些商品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完成了自我身份的构建和认同。

03

社会结构的映射

双十一的消费热潮也反映了当代社会的结构特征。从消费数据可以看出,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行为存在明显差异。高收入群体更倾向于购买高端电子产品和奢侈品,而中低收入群体则更多关注性价比和促销优惠。这种差异不仅体现了社会分层的现实,也反映了不同群体对消费的不同态度和价值观。

此外,双十一期间的消费行为还折射出城乡差异。京东数据显示,全国超过90%的县域农村地区均有消费者通过京东进行以旧换新,大屏电视成为换新首选。这表明,随着电商渠道的下沉,农村地区的消费潜力正在逐步释放,但同时也反映出城乡之间在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上的差异。

04

反思与展望

双十一的消费热潮无疑推动了经济发展,但也引发了对消费主义文化的反思。在追求物质满足的同时,我们是否忽视了精神层面的需求?在享受消费便利的同时,我们是否应该更加关注消费行为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从经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双十一不应仅仅是一个购物节,更应该成为一个反思消费主义、探讨可持续消费的契机。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加理性的消费行为、更加负责任的商业实践,以及更加健康和谐的消费文化。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